“我母親昨晚一夜未眠,她說那就是她二哥!”10月25日下午,南昌市進賢縣財政局退休干部楊國新說,如果能確定接受中央電視臺采訪的是他舅舅,這一定是一個奇跡,之前他們以為二舅早就不在人世了。
10月24日,《朝聞天下》和《新聞聯播》先后播出央視記者在臺北街頭采訪一名百歲老兵的畫面。老人操著濃重的江西方言,稱最大遺憾是沒有回過大陸。一些江西網友稱“聽得心都碎了”,并引發海峽兩岸聯動的尋人行動。
楊國新現年90歲的母親陳菊月很確定地告訴兒孫,電視上的老兵就是她的親哥哥。
臺灣老人受訪透露“最大遺憾”
央視記者:陳爺爺,我想問問您,您年輕的時候,最在意的事情是什么,最看重的事情是什么?
老兵:最看重的……最看重的就是當兵啊,參加抗戰啊,八年抗戰啊,跟日本打仗。
記者:你有遺憾的事情么?
老兵:最遺憾的是……沒有回大陸。
記者:沒有回去過?您老家是哪里?
老兵:老家江西。
這是10月24日,央視新聞頻道的記者在臺北萬華街頭對一名老人的訪談節選。這段訪談被轉發到微博之后,更引來網友諸多評論。
“光影時光劍”:“我聽到百歲老人的鄉音,聽到他的最大遺憾,心都碎了,誰能幫他找到家嗎?”
“trbl”:“一聽就是江西口音……雖然年紀大了,但眼神還是透露出犀利,想當年必然是個熱血的漢子,贊一個!”
在熱心網友的關注下,此事持續升溫發酵,尋找老人以及為老人尋家的行動立即在兩岸展開,臺灣媒體稱其為“超級尋人任務”。
老人在接受采訪時主動問記者“你是大陸來的吧”,還說“沒有子女,(回去)現在更走不動了”,讓人感受到老人的健談。
海峽兩岸開放交流二三十年,他為何沒有回江西看看?他的家在江西哪里?他有可能回來嗎?老人牽動人心。
進賢九旬老太說“那是我二哥”
這段節目當晚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播出后,進賢縣架橋鎮的一戶人家也看到了這段畫面:“那是哥哥,是我哥哥!”現年90歲的陳菊月老人對著兒子楊國新大叫。
現年60歲的楊國新說,看到電視畫面后,母親陳菊月老人一夜未眠。“我有生之年的愿望,就是能再次見到二哥。”25日一大早起來,母親又對楊國新說。
電視上的臺灣老人真是陳菊月的哥哥嗎?記者調查了解到,陳菊月一家原籍南昌武陽鎮(茬港鎮)艾溪村,由于地名及地界的變化,現在已經更名為進賢縣架橋鎮艾溪村陳家。
“五個特征都相符,肯定沒錯,他就是我二哥。”陳菊月說,從24日晚到25日上午,她在電腦上看了十多遍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覺得越看越像。此外,她還認為,無論從姓氏、年齡、長相、兵齡,還是口音都與她二哥相符。
“哥哥應該叫陳壽桃,在13個姊妹中排名老二。”陳菊月說,她記得最后一次見哥哥,應該是1932年。當時,哥哥因為家里安排童養媳,騎著一匹馬逃出村子,之后便再也沒見面,至今已是整整80年!
楊國新說,母親共有13個兄弟姊妹,除了一名現年88歲的弟弟陳壽春尚在景德鎮生活外,其他都過世了。
25日一大早,得到消息的中央電視臺江西站記者聞訊趕到進賢縣采訪。“希望把這邊的一些視頻資料拍好,讓那邊的老人看一下。哪怕是不能回家,這樣也可以讓親人知道他還健在。”
25日下午,到進賢采訪的央視記者說,陳菊月老人雖然九十高齡,但神志比較清楚,從老人提供的照片來看,她的幾個兄弟和臺灣的老人確實相像。
尋人行動一波三折難相認
據“老兵回家行動”發起人孫春龍告訴記者,央視的節目播出之后,兩岸反響之強烈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央視記者在志愿者的幫助下,當晚就找到了被采訪的百歲陳姓老人,但老人卻非常低調不愿意多說話。
對尋人行動,不少網友積極回應。“我爺爺當時覺得奶奶會改嫁,就一直跟著軍隊沒有回家,看長相和口音非常像,真希望可以確認一下是不是他。我爺爺叫陳開貴,江西蓮花人。”類似這樣的追問,讓尋親志愿者們忙于核實和回復。
25日8時23分,兩岸尋親志愿者“舊聞記者譚端”在新浪微博上表示:“老人已經聯系上,不想被打擾。他有些顧慮,還不讓說,只謝謝大家的關心,畢竟他已年紀大了。我想,他沒有回大陸一定有自己難于為外人道的顧慮,否則開放了二十五年,他怎么不回去?”
昨日傍晚,記者輾轉從央視駐臺北記者處獲悉,老人的名字與進賢縣陳菊月所說的不一樣,不叫陳壽桃。對于老人其他信息,央視記者表示老人不愿意透露,哪怕是村莊的名字都難以與老人核實。
“老人歷經戰亂輾轉南北80多年,是否改名不得而知。”孫春龍表示,陳菊月老人記錯了哥哥的名字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80多年過去了,他們將繼續通過志愿者與老兵溝通,如果不能回來哪怕相認也不錯。
“不管老人是不是我二舅,我們都希望老人能早日回大陸看看,在人生的黃昏體會親情的溫暖。”昨晚,楊國新對記者說,雖然兩岸交流往來頻繁,越來越方便了,但也許我們很難體會到遷臺老兵的艱辛和不易,不管老人做出何種選擇,大陸的親人都能理解。(張緒鴻)
[ 責任編輯:黃艷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