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先生致力國民革命40年,與臺灣淵源深厚。他曾經三次渡臺,將臺灣與中華革命運動聯成一體。
中山精神與臺灣
講到深厚淵源,先觀其革命思想淵源,中山先生自幼喜聽洪門天地會的故事,深受洪門革命思想的啟發。據學者考據研究,洪門天地會組織的發祥地即在臺灣,由鄭成功與其部將陳永華“拜盟”而開端。“革命”一詞最早亦為洪門天地會所提出;再觀其革命動力來源,清廷戰敗割臺,是促成中山先生迅速組織革命團體、采取革命行動的最早動力來源。
1912年元旦,中山先生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即向中外記者宣示:“中國如不能收復臺灣,即無法立于大地之上”,并于開國典禮之后,接見曾參與黃花崗之役的臺灣志士羅福星,明確保證“臺灣一定要收復”,羅福星大受鼓舞,返臺組織革命支部,積極鼓吹革命。
中山先生對當時臺灣同胞的影響是雙向的,一方面吸收臺灣同胞前赴大陸,或追隨國民革命,或學習中華文化,前者如林祖密、翁俊明等人,后者如連橫、洪炎秋、蘇薌雨等人;另一方面以民族大義點燃臺灣革命火種,感召臺灣同胞覺醒抗日,如羅福星、杜聰明、蔣渭水等人。其時,出錢出力支持中山先生的著名志士,尚有臺灣同盟會的林熊征(號薇閣)、王兆培、李春生、李友邦、賴雨若、賴和等人。這里面的事例人物很多,如翁俊明與杜聰明潛赴北京密謀毒殺袁世凱。民族志士羅福星1913年12月被日本政府逮捕時寫下了著名的絕命詩,意含“中華民國孫逸仙救”。 蔣渭水被稱為“臺灣的孫中山”,因為他也學醫,畢生為革命奮斗。他曾為當時的“臺灣”開了一張診斷書,寓有深意: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