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凡出類拔萃的藝術(shù)品,流傳的過程多如一幕幕悲歡離合的活劇,比如蕭翼賺《蘭亭》的一波三折、“昭陵六駿”的悲歌一曲、《蒙娜麗莎》的失而復(fù)得。更有一卷畫的遞藏,堪稱“離散苦相見亦苦”的傳奇,而何日“苦去甘來”,還未可知——它大抵完成于公元1350年,整整三百年后,彌留之際的收藏家竟要求將其投火殉葬!畫卷被搶救出來時已燒成兩段,各自漂泊,乃至天各一方,離散整整三百六十年后,才有緣相見,這就是有著“畫中蘭亭”之譽(yù)的《富春山居圖》。
2011年6月2日至7月31日,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辦的“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第一期上,“剩山圖”和“無用師卷”終于聚首。也許是這身世太過跌宕起伏的緣故,展覽最后一天,從清晨到黃昏,一條蛇形的隊伍始終不散,成了臺北故宮博物院少有的景致。這壯觀的人流使原本偌大的展館顯得局促逼仄,但秩序始終井然。
終于我們與“剩山圖”、“無用師卷”相對,終于“剩山圖”與“無用師卷”相聚。過往六百六十年,關(guān)于黃公望和《富春山居圖》,各種著述用汗牛充棟來形容實不為過,只舉明末清初畫家鄒之麟的話就好,他說,“知者論子久畫,書中之右軍(王羲之)也,圣矣。至若《富春山居圖》,筆端變化鼓舞,又右軍之蘭亭也,圣而神矣。”當(dāng)然對此盡可以見仁見智,我個人的感覺是,讀此畫時耳畔仿佛有樂聲響起——那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響詩套曲《我的祖國》中《伏爾塔瓦河》一章,有煙波浩渺,有峰巒突起,有山林無盡,有江天一色,有道不盡的憂愁與喜悅悠蕩……
值得一提的還有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導(dǎo)覽方式。排隊賞畫者被安排在展柜前的第一線,導(dǎo)覽員細(xì)心講解的同時,帶領(lǐng)觀眾緩步向前,當(dāng)然也有我等少數(shù)觀者愿意駐足長留,因此被引導(dǎo)在人流外的第二線遠(yuǎn)觀。一切那么安靜平和有序。
此次“山水合璧”特展分為兩期,精華盡在第一期。除《富春山居圖》外,展出的黃公望作品尚有《富春大嶺圖》、《剡溪訪戴圖》等五幅繪畫及五件題跋,同為“元四家”的倪云林也有早中晚三件代表作《六君子圖》、《松林亭子圖》、《容膝齋圖》展陳,更有另外兩件臺北故宮博物院鎮(zhèn)院之寶:董源(傳)《龍宿郊民圖》、趙孟頫《鵲華秋色圖》聯(lián)袂亮相。也許因為排隊過久耗散了太多精力,也許是能一睹兩卷合璧已然心滿意足,對于這些同樣精彩的展品,大多數(shù)觀眾似乎沒了熱情,甫一離開《富春山居圖》展柜便匆匆散去。
經(jīng)過一日的換陳,特展第二期在8月2日開展。這一期的重點是彰顯“明清時期黃公望的影響”,展品以清初四王為中心,兼及董其昌、藍(lán)瑛、惲壽平等人。和巨作交輝的第一期相比,第二期多少給人以續(xù)貂之感。黃公望在師法古人的同時,“皮袋中置描筆在內(nèi),或于好景處,見樹有怪異,便當(dāng)模寫記之”,如此熱情不輟地探閱山水朝暮變幻、四時陰霽氣運,最終才“得于心而形于筆”。反觀“四王”,多蹈襲前人,窮盡筆墨變化,作品卻難以傳遞出對山川草木的真摯情感。
再度走到210室那細(xì)長的展柜前,我的心底多少有些失落:不見前日逶迤如龍般的人流,不見合璧區(qū)區(qū)60天的《富春山居圖》。如今,“剩山圖”又要與“無用師卷”說別離,何日再相會?相信不會再讓人們苦苦等上三百六十年!(喬魯京)
點擊更多新聞進(jìn)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 責(zé)任編輯:吳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