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質監局周一表示,針對上半年安溪鐵觀音茶葉檢出三氯殺瞞醇殘留超標,該局除了嚴懲問題企業,還約談了安溪縣政府主要分管官員,以及多達75家的茶企,并建立每月抽查制度,希望從源頭上解決問題。
安溪鐵觀音是“福建名片”之一,福建省政府大動作的亡羊補牢之舉,顯示出對這張名片的重視。要把地名變成某種商品的“前綴”,并且成為一個好品牌,往往需要天時地利再加上多年積累,真可謂來之不易。盡力保護、提升這個區域品牌,正是政府所應為。
地名化身為產品光環的情形,比如日本、德國的電器,北京的烤鴨,安徽的墨,景德鎮的瓷,一般而言是當地文化和眾多商家合力所致,但往往也少不了政府的助推。
臺灣有比較成功的例子。臺“農委會”從幾十年前開始推廣CAS(Cirtified Agricultrural Standards的簡寫)優質農產品標章,公家替廠家嚴把質量關,到今天,已在島內形成凡貼該標章的就是安全優質食品的觀念。臺灣食品組團來大陸推廣時就主打CAS牌,只要CAS獲認可,就等同于成百上千商家被接受,可謂省時省力,事半功倍。
區域品牌是市場“利器”,太“鋒利”的代價是使用起來必須小心在意,還得經常磨一磨,因為一顆老鼠屎可以壞一鍋粥,一個環節出問題,就會抹黑整個品牌。正如臺灣的塑化劑,以及近期甚囂塵上的瘦肉精風波,都給CAS帶來了不小的困擾。
區域品牌的直接得利者是商家,商家最應該全力愛惜它。但損人利己的害群之馬經常會冒出來,所以政府必須負起監督管控的責任,稅收增長和地區經濟發展,就是政府將來的收益。(王平)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