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青少年航天交流活動12日在北京正式啟動,來自臺北、高雄、臺中、臺南等地的120名臺灣大、中、小學生將在接下來的5天時間里聆聽航天科普講座,參觀航空博物館,并將參加神舟飛船模擬發射、火箭模型制作等實際操作活動。
14歲的張俊嘉來自臺中,對航天科技感興趣,“我曾做過飛機模擬器,最期待15日的模型火箭制作活動。如果有可能,我將來想成為一名科學家。”
臺灣航空太空學會秘書長苗志銘是這次交流活動的臺方負責人,他表示,兩岸在航天科技的學術層面互動頻繁,以前也有很多臺灣大學生來大陸參加研討會,但這是第一次專門針對青少年的交流活動。“臺灣目前的經濟主軸仍是半導體業,優秀的小朋友都往半導體相關專業發展。航天科技在臺灣發展相對遲滯,大陸這邊強很多。這次活動主要是為了讓青少年看看什么是航天科學,期待有學員能成為臺灣未來的航天人才。”
談到15日“模型火箭制作”活動,苗志銘特別指出,臺灣課堂制作模型火箭時,一般做的是“水火箭”,即在寶特瓶里加水再加高壓空氣,打開瓶蓋時會噴出水柱,用這個來模擬火箭。但大陸會做火箭小模型,里面還有少量火藥,模擬起來更加逼真,所以學員們非常期待。
是次航天交流活動是兩岸萬名青年大型交流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宇航學會秘書長楊俊華表示,這只是為兩岸青少年的航天科技交流提供了一個平臺,希望將來能有更多的互動。(記者 鄭巧)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