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至17日,以“擴大民間交流、加強兩岸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為主題,由兩岸66個相關機構、社會團體聯合主辦的第三屆海峽論壇在福建省9個設區市緊鑼密鼓地進行。來自臺灣的22個縣市代表、上萬名基層民眾共同參加論壇活動,充分體現出海峽論壇這一兩岸民間交流大舞臺的鮮明特色。
把臺灣夜市“復制”到廈門
作為本屆海峽論壇的一大亮點,臺灣特色廟會吸引眾多市民駐足。美味的墾丁山豬肉香腸、臺北的大腸包小腸、六合夜市的無骨雞腳凍……貨真價實的臺灣小吃琳瑯滿目,令人垂涎欲滴。
從10日到16日,在特色廟會上,來自臺灣11個知名夜市、80多個攤位的200多種小吃登陸主會場廈門。這些夜市不但涵括臺灣北中南風情,且從原料、制作工具到調料,甚至是鍋碗瓢盆都是從臺灣搬來,可謂原汁原味的臺灣味道,讓大陸民眾不用到臺灣也能大快朵頤。
“沒到過夜市,就不算到過臺灣。”基隆市駐廈門旅游經貿文化辦事處處長徐文忠是把臺灣夜市“復制”到廈門的重要推手。他說,從今年3月“接下這個任務”,基隆市政府就十分重視,專門邀請臺灣各縣市和夜市管理委員會代表反復就夜市細節進行討論。參加本次夜市的商家代表一個多月前專程到廈門考察,廈門相關部門給予大力支持,終于能將臺灣的夜市小吃文化“復制”到廈門展示、營銷。
縱觀迄今三屆海峽論壇,草根性、民間性和廣泛性越來越凸顯,兩岸民眾的文化和日常生活方式在這里得到交流,聯系更為緊密。未來,廈門還將通過招商,將臺灣夜市整體“復制”、“搬遷”,讓臺灣夜市美食能長久地香飄大陸。
信俗文化搭起通“心”橋梁
為本屆海峽論壇拉開序幕、暖身助勢的,正是凸顯閩臺同根同源、一脈相承的信俗文化。實際上,前兩屆海峽論壇,也是以閩臺信俗文化的突出代表——媽祖文化鋪路的。
媽祖文化發源于福建莆田湄洲島,源遠流長,遠播海內外。目前,世界各地共有媽祖分靈宮廟5000多座,信眾兩億多人,其中臺灣就有超過80%的民眾信仰媽祖,3900余座媽祖宮廟遍布島內。媽祖信仰作為臺灣地區最大的民間信仰,深深扎根在臺灣民眾生活當中,而今,兩岸媽祖文化交流十分熱絡,引領兩岸民間交流走向新時代。
同時,依托本屆海峽論壇平臺,陳靖姑文化、閩南文化、客家文化、關帝文化、大圣文化等種種盛行閩臺兩地的民間信仰不斷升華。首次亮相海峽論壇的陳靖姑文化節,以“兩岸同源,根脈相連”為主題,突出“民間、基層、文化”3大特色,吸引臺灣南投、新竹、宜蘭等縣鄉代表和臺灣各地臨水宮分宮分廟的陳靖姑信眾近150人參會。兩岸信眾對臨水夫人陳靖姑的崇拜,已逐漸發展為促進社會和諧的健康信仰。
兩岸交流,歸根到底是人與人的交流,最珍貴的是兩岸同胞心與心的溝通。海峽論壇以信俗文化搭橋,進一步增進臺胞對“根、祖、脈”的認知,使兩岸同胞實現面對面的交流、心與心的溝通。
[ 責任編輯:王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