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這里曾是全中國最現代化的地方,誕生過51個中國第一:第一家現代造船廠,第一座現代海軍學校,第一艘巡洋艦,第一只鐵甲船,第一架飛機,第一臺實用蒸汽機,第一條海底電纜……這里,就是馬尾港。
今天的馬尾是福州市的一個區。在馬尾最興盛的時候,福州港也是“悉通海舟,朝夕盈縮之波,底澤鱗介,岸泊牒舶”的重要貿易港口,雖然一度在歷史的刀光劍影中黯然退場,然而重振繁華商埠的夢想,從來沒有停止過。
5月中旬,隨著“2010國際投資合作峰會”考察團,記者來到福州,切身感受這座城市發展的脈搏。
1137公里海岸線的今昔
從馬尾港往北1公里就是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成立于1985年的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中國首批14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隨后二十幾年里,國家又相繼在福州批復了包括科技園區、保稅區、臺商投資區等數個“國字頭”開發區。
“其他城市爭取一個國家級經濟開發區比登天還難,福州一個地方就有6個國家級開發區,這說明國家對福州的重視,也是福州吸引投資的巨大優勢。”商務部投資促進局副局長張迎新表示。
張迎新第一次到福州是改革開放后的上世紀80年代,“樓房破破爛爛,為了備戰屋頂全刷成黑色,沒有高于5層樓的建筑”。由于沒有工業和重大項目投資,不用說福州,整個福建的發展長期滯后于東部其他沿海地區。漫長的海岸線,在海峽兩岸局勢緊張的年代,一度成為城市發展的阻礙。
隨著兩岸走向和平,昔日的海防城市福州終得以卸掉死氣沉沉的外殼。1137公里海岸線上,處處閃著機會的光芒。
外商看好投資意愿高
華南美國商會副會長、美國百通集團副總裁溫天倫這次的身份是投資者,不久前他作為福州友好城市美國塔科瑪的商務代表,在福州住過一年半。
他親眼見證了福州的變化:城市建設完善,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民營經濟活躍,產業集聚程度高,于是他決定帶著公司到這里投資。據透露,其集團擬在福州設餐飲連鎖企業,初期投資400萬美元。
事實上,包括美國百通集團在內,華南美國商會這次組織了29位會員企業高層代表來福州進行投資考察。西門子、通用電氣、IBM、日立等數十家跨國公司均派員出席峰會。
華南美國商會3月份發布的“2010年特別報告”顯示,商會旗下會員企業2010年度再投資預算總額超過94億美元,1650多家會員企業中71.1%的首要經營目標是針對中國市場。報告還指出,近年來美商在福建共投資數十億美元,幾乎所有投資福建的美國企業都在較短時間內獲利,而且獲利水平超過預期。
平潭成為對臺交流新前沿
張迎新認為,福州的第一優勢就是地緣。福建離臺灣、港澳、東南亞都非常近,而離臺灣最近的地方就在福州平潭縣。
平潭,是福建省第一大島,全國第五大島,面積相當于4個香港,2個廈門。平潭是中國大陸離臺灣本島最近的地方,距與臺北相鄰的新竹只有68海里,坐船2個小時就能到。
地理優勢給平潭帶來新一輪的發展良機。去年9月,平潭綜合實驗區成立,積極探索“五個共同”模式,與臺灣各界“共同規劃、共同投資、共同管理、共同建設、共同受惠”。
前所未有的新模式使平潭迅速成為對臺交流合作的新前沿。一年多來,先后有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和臺港澳地區等一大批海內外知名企業和財團到平潭考察,主要投資意向涉及旅游商貿、星級酒店、房地產、新區規劃設計等十多個行業和領域,總投資逾1000億元人民幣。
臺灣,外資登“陸”中轉站
平潭的實驗,對福州乃至對福建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毗鄰臺灣是福建最大的優勢。福建有望成為第二個深圳,在今后快速崛起。”華南美國商會會長哈利指出,福建和臺灣的關系,就像深圳與香港。當年大量外商從香港進入深圳,再以深圳拓展到珠三角,乃至全大陸。如今隨著海西地區先行開放,加上臺灣產業加速西進,臺灣可望逐漸成為外資登陸福建的中轉站。
他透露,其實目前仍有95%以上美國企業未投資大陸,特別是中小企業對大陸不熟悉。反觀臺灣卻有許多美國企業。比如寶潔公司(臺灣稱為寶僑家品),盡管在兩岸均有業務,但生產線設在大陸的僅有五至六種產品,而在臺灣有數十種之多。由于福建與臺灣的產業相似度十分高,今后一些產品可望借鑒臺灣市場經驗,引入海峽西岸,再推廣到全大陸。(鄭娜)
[ 責任編輯:孫金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