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十月二十一日電 (記者 李佳佳 黃少華)臺灣中華征信所二十一日在此間公布的“二00九臺灣地區大型集團企業研究”分析指出,兩岸金融監理備忘錄(MOU)即將簽署,對臺灣金融業界絕對是長期利多。僅總額達五點五兆新臺幣的大陸臺商金融商機,就足以構成臺灣金融業未來成長的長期動力來源。
據估計,以十萬大小臺商、每家一千萬人民幣的融資需求計算,將產生價值四點五兆新臺幣的融資商機;再以十萬臺商及其家庭、每戶一千萬元新臺幣的理財需求計算,亦將有一兆新臺幣的理財商機。二者相加,僅大陸臺商的金融市場“大蛋糕”就有望達五點五兆新臺幣的規模。除此外另有大陸龐大的潛在金融市場,誘人商機無處不在。
不過,報告也指出,大陸金融市場的商機絕非見者有份。其中,城市銀行參股成敗,決定著臺資金融企業進軍大陸市場的成功與否。研究顯示,選擇內陸富庶地區進駐將是長期布局的正確策略,并同時看好天津、重慶、青島、武漢地區的城市商業銀行潛力。
臺灣中華征信所二十一日也公布了二00九年“臺灣地區大型集團企業”排名,在二00八年臺灣資產總額前十大集團中,金融領域的企業集團豪取了九個席位,排名前三的分別是霖園(原名國泰金控)集團、臺灣金控集團、合作金庫銀行集團,其余還有兆豐金控集團、臺新金控集團、中信集團、富邦集團、新光集團及第一金控集團,唯一擠入前十的非金融企業來自傳統制造產業的臺塑集團,位列第六。
中華征信所分析,臺灣百大集團的大陸投資,占集團的總比重五年來持續成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兩岸同時遭受全球金融海嘯影響,但臺灣百大集團大陸獲利部分占集團獲利總比重卻較二00七年成長一倍,未來臺灣百大集團的全球布局仍將側重于大陸。
針對后金融海嘯時代的兩岸布局,此間的報告也給出了“二不”、“六要”的前瞻性觀點。所謂“二不”意指兩岸布局不應以政治觀點去思考經濟布局;兩岸不應在相同資源上進行競爭。“六要”則是要用全球角度思考大陸布局;兩岸產業合作必須互補;要讓兩岸經貿一加一大于二等。
而就外界普遍關心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簽署是否給臺灣經濟帶來沖擊,中華征信所總經理張大為認為,ECFA對臺灣百強集團的影響絕對是利大于弊。
以傳聞中將會遭受最嚴重沖擊的電子業為例,根據之前臺灣“經濟部”測算,簽署ECFA之后,臺灣電子、電機及木材制品業將減少營收三千四百四十五億元新臺幣,其中僅電子產業,就將減少三千三百五十四億元新臺幣。但張大為指出,臺灣電子行業的全球布局完整,在大陸也已深耕多年,實際上已享受到諸如零關稅的政策優惠,屆時其所受影響將是當前測算值的一半以下。
[ 責任編輯:陽艷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