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名運動員、2名教練、1名領隊,這支11人的臺灣帆船帆板代表隊,是海峽兩岸實現“大三通”以來,到大陸參加全國性賽事的第一支臺灣體育代表隊。
教練謝俊義,祖籍詔安。“沒想到第一次組隊到大陸參賽,就是在家門口的東山。”得知東山與詔安相距不足一個小時的車程,謝俊義非常興奮。“比賽結束,得抽空去看看。”
帆船帆板運動進入臺灣不到30年,而謝俊義接觸這項運動已近20年。對于帆船帆板運動在臺灣的發展,他了如指掌。“臺灣目前還沒有一名專業的帆船帆板運動員,而且能常規性地參加各項比賽的運動員只有200名左右。”謝俊義說。對8名運動員兩天來的表現,他很滿意。“都是業余級別的,不被大陸的專業運動員甩得太遠就算相當不錯了。”
“臺灣在帆船帆板運動的配套硬件設施方面,還不太完善。”謝俊義坦言,“比如,適合帆船停泊的正式游艇港就只有3個。”但一說起這項運動在臺灣取得的點滴進步,他就會喜形于色。北京奧運會上,17歲的臺灣選手張浩持外卡參加帆板NP級比賽,名列第31位,但卻是所有外卡選手的頭名。“這是臺灣帆船帆板運動員首次參加奧運會這樣的世界大賽,也是歷史最好成績。”
“臺灣在這項運動上競技水平還比較低,與大陸相比差得很遠。第一次組隊到大陸參賽,我們就是來學習的。”謝俊義說,特別是要學習大陸專業運動隊的管理、訓練方法,提高臺灣運動員的整體素質。“關鍵是通過比賽,我們要準確認識真實的實力差距,對自身的定位也要更加明確。”
謝俊義告訴記者,“大三通”已經實現,兩岸交流更加便捷,很希望能經常參加大陸舉辦的帆船帆板比賽,并與大陸專業運動隊一起集訓,爭取更多的交流與合作。 (記者 謝賢偉 通訊員 謝漢杰)
[ 責任編輯:陽艷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