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十一月二十日電 題:建兩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區 福建應有五個先行
中新社記者 羅欽文
在對臺交流合作中,享有對臺優勢的福建一向“先行先試”,遠的有臺商投資區、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海峽兩岸林業合作試驗區等率先設立,近的有臺灣農民創業園、臺灣水產品集散中心、臺灣水果集散中心等先行落戶。如今,福建又提出了“建設兩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區”的新目標。
中共十七大上,“海峽西岸”首次寫進了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面對新的機遇、把握新的要求、立足新的起點,中共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在省委八屆三次全體會議上提出,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加突出先行先試,進一步深化閩臺交流合作,努力把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成為維護兩岸共同家園、聯系兩岸同胞命運共同體、促進兩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區。
建設兩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區,福建怎樣先行?福建政策研究部門認為有五個具體的舉措:
——經貿合作先行。圍繞福建產業發展重點,加強閩臺產業對接,拓展金融合作途徑,推進閩臺旅游合作,進一步擴大對臺貿易,使福建成為兩岸經濟合作的先行區域。
——兩岸“三通”先行。利用閩臺直航的有利條件和扎實基礎,拓展福建沿海與金、馬、澎地區直接往來的層次和范圍,爭取福建沿海更多港口成為與金、馬、澎地區海上直航口岸,爭取直接往來航線延伸到臺灣本島,推動大陸貨物在高雄港通關入境,促進兩岸客運包機在節日化的基礎上實現常態化等,把福建建設成為兩岸人員、貨物、資金、訊息直接往來的便捷通道。
——平臺建設先行。在建設好現有臺商投資區、開發園區的基礎上,擴展原有的臺商投資區,爭取在有條件的地方設立新的臺商投資區,推進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建設;繼續辦好涉臺投資貿易洽談活動,把福建建設成為兩岸交流合作載體平臺的密集區域。
——創新機制先行。探索建立以構建海峽區域經濟為目標的兩岸經貿合作機制,建立以民間交流為主渠道的兩岸往來互動機制,建立以維護臺胞正當權益為主要內容的服務維權機制,建立以福建為先導的兩岸“三通”機制,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的經濟利益樞紐、文化精神樞紐、和諧社會樞紐和通道連接樞紐。
——運用政策先行。積極貫徹執行中央對臺方針政策,率先落實中央惠及臺灣同胞的政策措施,使福建成為中央惠臺政策的先行地;加強研究,聯系福建實際,充分用好用足中央政策,爭取更多支持,不斷拓展福建服務祖國統一大業的空間和作為。
目前,福建引進臺資項目、利用臺資金額以及與臺灣的貿易額,都位居大陸各省市前列,其中農業利用臺資名列首位;順利啟動了福建居民赴金、馬、澎地區旅游,是大陸唯一和臺灣開通試點直航的省份,也是唯一實現了與臺灣地區客運雙向直航和貨運海上直航的省份。
福建現已成為大陸對臺工作平臺和渠道最為密集的地區。這樣堅實的對臺交流合作發展基礎,顯見福建有條件有能力建設兩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