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至少有600萬人民幣可以用作投資的資產;他們的境外資產集中在中國香港、美國和加拿大;他們主要是通過創辦企業和金融投資來實現財富積累;他們當中,94%都是已婚人士。
在中國的私人銀行眼中,這些客戶被稱作“高凈值人士”;而在老百姓的眼里,他們叫“中國富人”。需要說明的是,這里所指的“富人”僅僅是作為中國私人銀行的理財客戶對象,并未包含各種各樣的隱形富豪。
近日,興業銀行與波士頓咨詢公司(BCG)聯合發布中國私人銀行全面發展報告《中國私人銀行2015:千帆競渡、御風而行》。該報告的調研范圍為全國具有代表性的18個省份中,隨機抽取的金融資產達到6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1200多名中國高凈值客戶。
根據BCG全球財富市場數據庫數據顯示,2013—2015三年中得益于較高的GDP增長、人口紅利、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等因素,預計2015年底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產總額大約為110萬億元人民幣;其中,高凈值家庭財富約占全部個人資產的41%,全年高凈值人群可投資資產總額將達44萬億元。未來5年,隨著中國經濟邁入新常態,私人財富累積增速進一步放緩,預計將以13%左右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平穩增長至196萬億元。
中國富人主要分布在哪里?他們從事何種職業?他們在2015年主要進行了哪些投資?財富的來源有哪些?他們在海外投資主要選擇哪些國家?
中國富人集中在哪些省份?
——廣東人最富,河北、河南成為“后起之秀”,寧夏、青海最少
報告顯示,2013—2015年三年中,得益于較高的GDP增長、人口紅利、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等因素,中國私人財富規模的年復合增速高達21%,預計2015年底,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產總額大約為110萬億元人民幣,其中,高凈值家庭財富約占全部個人資產的41%,全年高凈值人群可投資資產總額將達44萬億元。未來5年,隨著中國經濟邁入新常態,私人財富累積增速進一步放緩,預計將以13%左右的年均復合增長率(CAGR)平穩增長至196萬億元。
從高凈值家庭地域分布圖上來看,沿海代表“舊錢”(通常指家族財富已經積累經過幾代,個人財富很大一部分通過繼承獲得),而中部(長江經濟帶、京廣鐵路沿線)財富人群正在崛起。預計未來5年內,高增長率和高密度的地區將會減少,北京、上海、廣東等富裕地區的增長會進一步放緩。中國經濟增長的重心將會轉移至內陸地區,私人財富規模基礎較好且受政策紅利影響較大的省份,如四川、河南、內蒙古、重慶等地將會具有更大發展潛力(見圖1)。
具體來看,中國高凈值家庭的區域分布仍以環渤海、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經濟發達地區為主。根據BCG中國財富市場模型預測,2015年廣東、北京、江蘇、浙江、山東和上海等6個東部沿海省份的高凈值家庭數量均將超過10萬戶,約占全國高凈值家庭總數的一半,成為各類財富管理機構爭奪客戶的主戰場。四川是高凈值家庭數量最多的內陸省份,其次為河北、遼寧、河南、湖北等經濟大省。
從高凈值家庭財富總額來看,廣東、江蘇、北京、山東、上海和浙江等6個省份總額為23萬億元人民幣,約為全國高凈值家庭資產規模的一半,是中國私人財富最為集中的地區,其中,廣東省高凈值家庭可投資資產總額高達6萬億元人民幣,為全國之首;河北、四川、河南等較富裕地區高凈值家庭財富總量也都在1萬億元人民幣以上。
以北京、廣東和江蘇為代表的省份,高凈值家庭密度較高,總體私人財富規模較大,但過去3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逐漸下降,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在于特殊的政治和經濟地位。這些省份已成為財富管理和私人銀行業務的必爭之地。
注:港澳臺地區未列入本次報告的統計范圍
BCG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何大勇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增速相對較慢但高凈值家庭密度較高的地區為上海、浙江、山西、遼寧和天津。這些省份大多屬于經濟大省,且具備較強的經濟地位或天然的資源優勢。雖然這些地區高凈值家庭的增長速度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但高凈值家庭比較聚集,財富累積相對成熟,可供私人銀行業務深入挖掘的潛力依然廣闊。
報告顯示,高凈值家庭數量增速較高但密度比較稀疏的地區,如山東、四川、河南等省份,具備開展高端財富管理業務的條件;而重慶、內蒙古等地的存量較小,增速較高,主要受政策紅利和資本投入驅動,未來具備一定爆發潛力,可能成為未來私人銀行業務重點發力地區,須爭取先發優勢;而寧夏、青海和西藏則是高凈值家庭數量最少的省份。
中國富人的錢怎么賺的?
——“辦實業”雖仍是主流,但“金融投資”占比大幅提升
據何大勇介紹,中國高凈值客戶的需求日趨復雜化和多元化,具體體現為“六化”:投資領域多元化、風險偏好提高化、產品服務定制化、投資需求綜合化、投資視野國際化、服務模式數字化。“但本質上,客戶正在日趨回歸到對投資理財專業性和金融服務綜合化的根本要求上。”何大勇稱。
據報告統計,私人銀行客戶的財富來源正在從“以創辦公司獲利為主”,轉向“投資金融市場獲利”。調研結果顯示,47%受訪客戶的主要財富來自于辦理實業公司,在目前的高凈值客戶格局中,企業主仍舊占據較主流的地位,而25%的受訪客戶的主要財富來自于金融市場(見圖2)。據波士頓咨詢2012年發布的《2012年中國財富報告》中指出,當年,58%的私人銀行客戶主要財富來自于實業公司,而投資金融市場的比例僅為11%。
可以看出,通過“辦實業”掙錢的高凈值客戶相比2012年減少11%,而通過“金融投資”掙錢的高凈值客戶相比2012年增加了14%。這意味著,目前,私人銀行客戶的財富來源仍然主要來自于創辦實業公司,但通過金融投資來獲取財富的人的比重正在不斷增加。
“究其原因,這樣的變化主要源自二級市場特別是股票市場從去年開始至今年年中的一路走熱,吸引了較多投資人并創造了相當的收益。”何大勇表示。
何大勇分析稱,私人銀行客戶的投資領域由儲蓄、固定收益類產品(含有類固收類的信托產品)及房地產投資,逐漸向二級市場、現金管理類、信托、PE/VC等多元領域拓展;相較于2012年的客戶調研結果,在客戶持有的投資資產類別中,股票從第6位一躍成為最受客戶關注的投資產品。
[ 責任編輯:郭碧娟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郭碧娟
原稿件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