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局限于一城一地,中央反腐正在布更大的局
作者:曹磊、王威
中紀委已經有段日子沒“上頭條”了。這讓一直在猜“下一個大老虎是誰”的人不禁犯起了嘀咕:“老虎”落馬速度變慢了,難道是中央反腐力度減弱了么?
不然!看似“低調”的中紀委其實一點都沒閑著,綜合梳理近期的信息,我們發現,在經過兩年多轟轟烈烈地“拍蠅打虎”后,中央反腐正進入新的階段:不再局限于一城一地、一人一事,而是著手布更大的局。不敢腐不是終點,不能腐、不想腐才是中央的目標。
地方紀委書記密集換將,中央著手鍛造多支反腐“主力軍”
5月20日,寧夏政法委書記王雁飛調任四川省委紀委書記。包括他在內,2015年過去的五個月里,已有6名省紀委書記進行了調整,而十八大后到2014年底僅有8人調整。
截至目前,十八大后,13個省份涉及14人次的省級紀委書記調整中,6人屬于中央“空降”,6人異地調入,僅有2人由當地在職官員出任。
省紀委書記密集換將,是中央反腐新布局中的關鍵一步。十八大以來,中紀委主導的“打虎”行動一次次成為媒體的頭條,成績有目共睹,但與中央熱火朝天的反腐局面相比,地方在反腐上的積極性和推進力度明顯不足,“上面九級風浪,下面紋絲不動”的情況有之;“吼吼嗓子、擺擺架子、做做樣子”裝腔作勢的情況有之;甚至一些地方為完成任務,在問責上有“湊數”之嫌,以致于中紀委官網刊文質問,反腐“只靠中央抓,那能抓得過來嗎?”
經過兩年多強力“打虎”的有效震懾之后,目前反腐已經到了深入“田間地頭”,切實清除群眾身邊腐敗的關鍵階段,要完成這個目標,單靠中紀委這一支“主力軍”顯然不現實,必須在反腐一線盡快鍛造出更多的“主力軍”。
中央對省級紀委書記進行密集“換血”,引入更多的外部力量,就是從人事布局上著手,激發“鯰魚效應”,確保中央反腐壓力精準傳導到一線,由點及面地打破地方固有關系網的制約、防止監督對象圈子化,解決過去反腐中“看得見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見”的難題。
不敢腐成效顯現,不能腐、不想腐提上日程
除了加速人事布局外,在反腐取得“震懾性”成果后,中央也已開始著手從制度層面布局,推動從不敢腐向不能腐、不想腐轉變。
對制度建設的重視,可以從王岐山最近的表態中看出。據中紀委網站報道,5月8日至10日,王岐山在浙江調研時指出“要喚醒黨章黨規意識、推進制度創新,修改好《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把紀律和規矩挺在法律前面,挺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前沿”。
從這句話的前半句來看,未來黨紀處分條例必將迎來修訂。“制度創新只有進行時”,王岐山特意強調,這次修訂一是把條例中與法律重復的內容去除,解決“紀”、“法”不分的問題;二是把嚴肅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突出出來、具體化,使黨紀特色更加鮮明。
反腐邁向制度化,正在加速推進。今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省(自治區、直轄市)紀委書記、副書記提名考察辦法(試行)》《中央紀委派駐紀檢組組長、副組長提名考察辦法(試行)》《中管企業紀委書記、副書記提名考察辦法(試行)》。這三個提名考察辦法,無疑將加強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的領導,進而強化紀委部門對同級黨委的監督作用。
“管住選人用人,就管住了根本。”而用制度管住選人用人,“管住根本”的保險系數顯然會更高。可想而知,這是一盤遠比打一百個老虎更大的棋局,其意義也遠比推倒幾處“腐敗塌方”,多拿下一城一地更加重要。可以預見,未來對于紀委來說,打落的老虎體量有多大、數量有多少將不是最重要的,讓制度建設真正發揮作用才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反腐是場長期斗爭,幾只老虎的落馬只能震動一時,并不能徹底解決腐敗問題。只有反腐機制高效運行,從制度上徹底鏟除腐敗的土壤,這樣的反腐成就才會彪炳史冊。而這正是中央眼下正在下的一盤大棋,它遠比“下一個大老虎是誰”更值得所有人關注。
本期編輯:崔 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