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說,大型強子對撞機上月底重新啟動后顯現兩處“缺陷”,以致無法按既定進度開足馬力。應對方案為,讓這一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2011年底停機,為期將近1年,以實施“修復”。
不過,研究人員認為,所謂“缺陷”更應解讀為不斷挑戰技術極限所遭遇的“困境”,而非產品“設計錯誤”。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10日說,對撞機定于本月或下月運行總能量為7萬億電子伏特的質子流對撞。如果順利實施,將創下對撞能級最高紀錄。
擬再停機
英國廣播公司10日援引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研究員史蒂夫·邁爾斯的話報道,“缺陷”分別涉及對撞機的磁鐵接合部位和包裹超導接頭的銅鞘。
研究人員認為,磁鐵接合部位難以承受更高能級的粒子對撞,須進一步加固;銅鞘的作用是防范磁鐵過熱所致危害,而眼下未能充分發揮作用。
依對撞機當前狀態,可以按照原計劃安全運行7萬億電子伏特的粒子對撞,以模擬宇宙大爆炸后最初狀態,對宇宙起源和各種基本粒子特性展開深入研究。不過,不宜嘗試更大負荷。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決定,對撞機繼續運行18至24個月,然后停機接受為期8至10個月的“修復”。預計實現最大運行能力、即14萬億電子伏特粒子對撞的進度將拖慢兩年。
“推向極限”
對撞機位于瑞士和法國交界地區地下100米深處、總長大約27公里的環形隧道內。來自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大約7000名研究人員參與建設。
談及最新暴露的“缺陷”,邁爾斯說,如果先前投入更多資源和更多人力,實施更為嚴格的質量控制,“或許能夠加以避免。但我難以把它們當成設計錯誤”。
“標準說法是,大型強子對撞機是它自己的原型。我們正把技術推向自身極限”。
就這一機器而言,“人們只造1臺,只造1次”。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發言人詹姆斯·吉利斯10日說,“我們希望3月末或4月初運行7萬億電子伏特的(粒子)對撞”,這將為粒子物理學領域帶來過去10多年以來“最大范圍的潛在新發現”。
時有爭議
對撞機2008年9月10日正式啟動,當月19日因磁鐵間連接部件在強電流通過時熔化引發氦泄露,歷時14個月、花費4000萬美元得以修復。
它2009年11月20日重啟后順利實施試運行,同年12月16日停機,今年2月28日再次開啟。
對撞機問世以來受到學術界熱切關注,但也遭遇不少疑慮乃至法律糾紛。
一名德國女性擔心對撞實驗生成黑洞以致地球毀滅,向位于科隆的一家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政府出面阻止對撞項目。敗訴后,她向位于西部城市卡爾斯魯厄的憲法法院提起上訴。
憲法法院本月9日裁定,由于原告“不能就她所擔心之事如何化為現實作出連貫描述”,駁回上訴。“大量科學意見是,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所開展實驗不會帶來危險。”(楊舒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