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反駁奧巴馬關于人民幣匯率的言論
匯率不是美對華貿易逆差主因(熱點評析)
人民幣匯率已趨近合理均衡 指責和施壓無助于解決問題
去年底奧巴馬訪華時,匯率問題未被提及。然而新年伊始,奧巴馬對待人民幣的強硬態度使得這一敏感話題再度成為關注焦點。
當地時間2月3日,奧巴馬向美國國會參議院民主黨政策委員會的議員發表演講。盡管人民幣匯率并未出現在演講正文中,但他在回應民主黨參議員斯佩克特提問時表示,中國和亞洲將會繼續是美國出口的龐大市場,必須處理匯率問題,以確保美國產品不會面對“龐大的競爭不利因素”。
奧巴馬稱,將會對中國采取較強硬措施,確保對方遵守貿易法則。不過,他同時強調,中止雙方已經簽訂的商業協議,美國將蒙受損失。
該言論一出爐,立即引來各方關注。業界人士認為,奧巴馬此番表態,將加劇中美貿易摩擦。
人民幣匯率合理均衡
日前,中國外交部迅速對此作出回應。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在例行記者會上明確指出:“目前從國際收支、外匯市場供求等方面看,人民幣匯率趨近于合理、均衡的水平。”
馬朝旭指出,人民幣匯率并不是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中國也從未刻意追求貿易順差。希望美方客觀理性看待中美經貿合作中出現的問題,堅持通過平等協商妥善處理。指責和施壓顯然無助于問題的解決。
事實上,自2005年7月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中國一直按照主動性、可控性、漸進性原則,穩步實施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超過20%。
“危機期間,中國保持匯率穩定,為全球經濟復蘇作出了貢獻。”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此前曾表示:“人民幣匯率的問題與貿易平衡狀況是無關的,把世界經濟的所謂失衡,歸納為東亞和中國的出口、美國消費,沒有道理。在當前的背景下,中國必須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穩定,包括人民幣匯率政策的穩定。”
不過,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杰表示,美國作出這種表態也是可以理解的。
“無論是振興制造業,還是奧巴馬大力鼓吹的新能源科技,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通過設置貿易壁壘、降低國內就業壓力,就成了美國政府的選擇。而為維持經濟金融霸權,當前情況下美國想要進行策略調整。”丁志杰表示。
強硬只是一種姿態嗎
但是,奧巴馬的強硬表態是否只是一種姿態,目前還并不明朗。
美國財政部在2009年10月15日向國會遞交的半年度報告中,并未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名單之中。按照一年兩次的慣例,最新一次報告將在今年4月出爐。分析人士認為,可以關注美國的做法。
另外,2007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通過了旨在加強匯率監督的《對成員國政策的雙邊監督決定》,各方一致關注IMF是否會認定人民幣匯率存在“根本性失衡”。但2009年7月,IMF在宣布完成與中國2009年第四條款磋商的通告中認為,中國政府采取的政策有助于全球穩定,并且強調中國注重穩定的經濟政策是本地區穩定的重要基石。該報告并沒有指出人民幣匯率存在根本性失衡問題。
丁志杰認為,美國對人民幣匯率的強硬立場可能表現在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或者向IMF施壓來判定人民幣匯率失衡。“相比較而言,匯率操縱的說法主觀性較強,但如果IMF判定人民幣匯率根本性失衡,將會對中國造成比較壞的影響。”
同時,不少分析人士認為,盡管貿易摩擦加劇的可能性不斷增大,但貿易保護只是美國重啟人民幣升值的一張牌。僅僅利用匯率很難解決國際收支的失衡。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張幼文指出,實際上匯率水平也是一把雙刃劍,對本國是這樣,對他國也是這樣。所以匯率絕不只是與貿易相關,換句話說,貿易平衡不再是衡量一國匯率水平是否合理的主要指標,更不是唯一指標。
匯率改革需擇機而動
金融危機爆發后,人民幣恢復了盯住美元的政策。因此,在中國經濟率先復蘇的情況下,一些國家迫使人民幣升值的呼聲再次高漲。
丁志杰指出,人民幣恢復盯住美元是非常時期的非常舉措。因此,在適當的時機,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可以適當考慮重啟人民幣匯率改革。
但他同時強調:“目前國際上對人民幣升值壓力較大,復雜的國際局勢給人民幣匯率改革帶來了困難。”因此,中國匯率改革還是應從現實需要出發。如果中國經濟確實需要,可以考慮適時退出這種危急時刻的非常之舉。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教授也指出,中國的經濟增長和發展問題本身也不是靠匯率來解決的,目前擴大內需的主要障礙在于收入的增加不多、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完善和刺激富人消費力度不大。等到內需真正提高的時候,人民幣升值會成為必然。
丁志杰認為,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特別是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目標,放眼一個較長的時間段,在適當的時機轉向對稱地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應當說也不失為一種更好的選擇。
“與穩定美元匯率的政策取向相比,匯率依然相對穩定,但穩定的不是對美元的雙邊匯率,而是有效匯率這種多邊匯率。此外,穩定機制的轉變不僅恢復了匯率制度的彈性,還提高了匯率管理的靈活性。”丁志杰表示。(李 彬 曹金玲 陳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