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深圳房價年內暴漲九成 中新社發 徐建軍 攝
中新網11月3日電 對于京滬深等大城市房價不斷攀升的現狀,《瞭望》新聞周刊刊出的一篇報道指出,這些城市房價之所以能在當前經濟仍在爬坡的時候創出歷史新高,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近期豪宅市場的火爆。而這些高檔樓盤在銷售過程中無一例外打出“投資牌”,即所謂的“稀缺性”帶來的投資價值是主要賣點。
報道引述一位濟南市民的話指出,“2007年大家口袋還有些錢的時候,北京、上海、深圳等標桿性城市的房價漲過萬元大關,2009年金融危機下很多人沒錢了,房價反而要漲破2萬元,這不能不讓人感覺有些黑色幽默”。
北京、廣州、杭州等熱點城市的房價經過今年以來的幾輪飆升,目前也處于非常高的位置,離歷史最高峰僅僅一步之遙。深圳大學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國世平等專家認為,這些城市的房價有脫離經濟基本面之嫌。首先,目前我國經濟還處于復蘇階段,并未全面回暖,上半年GDP增長7.1%,而房價的增幅遠遠大于GDP的增長,呈現過熱勢頭。比如,與今年1月的房價相比,8月深圳房價上漲64.3%,而現在深圳的出口、制造業等都很困難,沒有從危機中擺脫出來,整體經濟形勢很難支撐其如此高漲的樓市。
其次,這些房價創出新高的城市,成交量普遍出現較大幅度萎縮。數據顯示,8月深圳新房成交套數、面積分別為4114套、38.6萬平方米,環比分別下降了約20%和25%,延續了今年5月以來的下滑走勢。8月,深圳市福田區更是出現了破天荒的15天零成交。
對于當前由投資支撐的市場形勢,受訪的業內專家均表憂慮。深圳大學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國世平認為,未來貨幣政策有變向可能,一旦貨幣政策從緊,大批投資者手中的房子可能以比預期低的價格沖向市場,高位買房的購房者將會面臨財富的損失,同時銀行會積累巨大的風險。
報道說,由“高地價”造成的“高股價”后還會造成“更高地價”。
南昌市土地交易中心主任錢友庚認為,今年許多城市的房價出現了“跳躍式上漲”,迅猛的漲勢是難以維持的,這也表明市場沒有進入健康的循環。“地王”頻出不是好現象,有的比周邊房價還要高,除了制造房價上漲外,過多的資金沉淀在房地產業對宏觀經濟的損害很大。
他認為,土地市場和房地產市場都有潛規則在內。國有企業不怕地價高,因為資產在賬上,拿到地就可以再去融資再去搞項目,這里虧損那里能賺回來。上市公司需要相應的業績來維持股價,反過來又迫使開發商以更高的價格去追逐更多的土地。房地產上市公司進入一種“高地價→高股價→更高地價”的惡性循環。“國企現在不差錢,上市公司可以圈股民的錢,但是地價和房價高企帶來的巨大系統風險最終要金融機構和股民承擔,最終埋單的是老百姓。”
這些城市房價創出新高,引來普通百姓一片怨言。深圳網友“查博士”說:“面對如此高的房價,你將做何感想呢?是不是有被這座城市拋棄的感覺?那么多高樓大廈與你有什么相干呢?”
中國人民大學土地管理系博士生導師林增杰說,房價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創出歷史新高,顯示樓市泡沫在增加。從宏觀經濟形勢來看,今年前幾個月我國經濟“三駕馬車”中的出口仍然是負增長,CPI仍然下降,居民收入也沒有得到太大改善。目前主要是因為樓市投資炒作的風潮非常濃厚,這不可能支撐太久。
專家認為,房價這種逆勢創新高的走勢,必然會對民生的改善產生較大擠壓,這可能會進一步觸動貧富差距這根敏感神經。特別是近期豪宅熱銷、炫富式的廣告、動輒幾萬元的售價、富裕階層一次幾千萬的出手,可能會造成社會弱勢群體的反彈,這種動向尤其值得特別關注。
專家認為,從目前的情況看,國家有關部門應該進一步加強二套房貸的監管,防止銀行呆賬壞賬增加;同時,應該在全國范圍加強房地產市場秩序的整頓,打擊投機炒作風潮,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增加維穩工作針對性,才能讓房地產行業在發揮保增長作用的同時,著力改善民生,切實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彭勇 孫曉勝 鄧華寧 李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