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6日電 (記者 孫承斌、李亞杰、譚浩、趙超、陳菲)中華民族,一位偉大而慈祥的母親。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她孕育出了五十六個英雄民族,共同捍衛著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書寫著燦爛的中華文明。
民族團結之樹常青,是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在烏魯木齊“7·5”事件的危急關頭,各族群眾休戚與共、攜手相助,手足之情感人至深,再一次顯示了一個樸素而深刻的真理--
在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中,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
五十六個民族血脈相連、風雨同舟,必將戰勝任何艱難困苦,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在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中:“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
1963年,一名剛從揚州醫專畢業的青年,滿懷希望來到高寒缺氧、風沙肆虐的帕米爾高原,在海拔2100米的烏恰縣做了一名醫生。
幾十年來,高原惡劣的環境沒有嚇退這名來自江南水鄉的柔弱漢子,他視柯爾克孜族牧民如親友,兢兢業業地在西部邊陲的高原上救死扶傷,親手把自己的皮膚割下來移植到民族兄弟身上,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換回少數民族同胞的衷心愛戴。
他就是已經退休的原新疆烏恰縣人民醫院院長吳登云。撫今追昔,像吳登云這樣折射著血濃于水的民族關系的感人故事在天山兩麓有許許多多--
23歲的漢族姑娘王燕娜為身患晚期尿毒癥的18歲維吾爾族學生毛蘭江無償捐腎;
白克日·卡依爾為救落水的漢族兒童縱身跳進湍急的水中,獻出寶貴生命;
阿布力孜·努來克真情收養漢族棄嬰;
在地震中達吾提·阿西木不顧家人安危去救鄉親……
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漢族兄弟姐妹為少數民族同胞給予點點滴滴的愛,少數民族兄弟姐妹們也一樣把赤誠的心扉敞開,把滿腔的關愛給予漢族親人。
不管是風雪泥濘,還是杜鵑紅遍,每月至少兩次,西藏亞東縣下亞東鄉仁青崗村藏族阿媽次仁曲珍、德吉和普次都要穿行在喜馬拉雅山南麓的艱難山路上,為了給建在山巔的解放軍邊防哨所送上新鮮蔬菜和轉交郵件。
這條崎嶇的山路,三位藏族阿媽一走就是20多年,走出了漢藏同心的民族團結贊歌。
上世紀80年代,因為被邊防官兵們的艱苦生活和奉獻精神所感動,次仁曲珍、德吉、普次三位藏族姑娘開始了結伴給亞東邊防哨所送菜、轉交郵件的漫漫行程,20多個春秋寒暑,三人從風華正茂的阿佳娜(姐姐)一直送成兩鬢斑白的老阿媽,始終不變的是她們艱難而堅定的上山步履。
在這條路上,德吉阿媽曾經因為躲避暴風雪在一個山洞中待了5個小時,第二天抵達哨所時成了“雪人”;帶著女兒次結一起送菜的次仁曲珍阿媽遭遇過駭人的狗熊,母女倆硬是用一只手電筒嚇退了狗熊……
每當三位藏族阿媽的身影出現在哨所時,官兵們一聲聲“阿媽”叫得好不親熱。
在我國唯一的塔塔爾民族鄉--新疆奇臺縣大泉塔塔爾民族鄉,60歲的塔塔爾族牧民拜肯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擁有當地塔塔爾族牧民中最闊綽的住房和暖圈,他的“家庭發展規劃”更是讓鄉里的領導們佩服不已。
塔塔爾族,大多數居住在中亞諸國和俄羅斯境內。自19世紀由伏爾加河流域遷居我國后,塔塔爾族便與維吾爾、哈薩克等民族一起在天山腳下繁衍生息。
“1984年,我和妻子從大家族里分出來單過,為了發展自己的家庭,我主動從山上趕著馬車下山定居。那時,其他的塔塔爾族牧民還在大山深處到處轉場呢。”相對于不少目前還在“逐水草而居”的塔塔爾族牧民,拜肯25年前的“家庭發展規劃”,現在也不過時。
在拜肯的“家庭發展規劃”帶領下,這里的各族人民的日子過得如火如荼。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新中國成立60年來,民族團結的友情和信心從涓涓溪流匯聚成滾滾波濤。
白瑪店是個非常“年輕”的小村子,只有6年的歷史。2000年6月,位于雅魯藏布大峽谷區域的易貢發生洪水災害。為了保障包括尼瑪措一家在內的農牧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當地政府作出整體搬遷的決議。
門巴族婦女尼瑪措的家在西藏林芝縣更章門巴民族鄉的白瑪店村,離318國道只有幾步遠的距離。“我們那邊的海拔要低一些,農作物一年可以種三季,這里只能種一季,我們都擔心搬出來后種的糧食不夠吃。”尼瑪措說,“后來,我們特地跑下來‘考察’。看到政府為我們蓋的新房子和分給我們的地,我們放心了。”
目前,尼瑪措像所有西藏人一樣享受到了改革開放和社會經濟發展的豐碩成果……
從一望無垠的草原到美麗富饒的邊疆,從碧波滾滾的南海到白雪飄飄的北國--
五十六個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他們的情誼在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氛圍中愈加深厚。
共發展、同奮進、手挽手--哈薩克族的諺語說得好:“離群的羊會被狼吃掉,兄弟團結有馬騎,妯娌和睦有飯吃。”
這是一塊特殊的牌匾--“民族團結示范村”。
這塊牌匾背后,記錄的是各民族魚水一家親的感人故事,讓云南羅平縣魯布革布依族苗族鄉臘者村的布依族群眾為之驕傲和自豪。
制訂規劃、納入計劃、安排專項資金、優惠貸款、出臺特殊政策和措施……臘者村黨小組18名黨員每人掛鉤幫扶1戶困難戶,引導群眾充分利用臘者村豐富的水土光熱資源,發展冬暖式早瓜、番茄、辣椒等蔬菜種植,成為加快脫貧致富步伐的新型產業。
如今,這個曾經穿衣吃飯靠救濟的布依族小村莊,在各族人民的關愛下,走上了一條由窮變富之路,昔日封閉落后的村寨煥然一新、蒸蒸日上……
天山青松根連根,各族人民一家親。正如在阿克蘇的商人馬長征所說:“在新疆長大的人都知道,在這里沒有哪個民族可以不依賴其他民族而獲得發展。”
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地處我國最西部的帕米爾高原,生活著我國60%以上的塔吉克族同胞。在這里,即使住在最偏遠的深山峽谷中的塔吉克族孩子,也能在現代化學校里“應學盡學”。
樹陰下是教室,石頭當凳子,沙地當黑板,一根木棍就是粉筆。回想多年前,這里只有“馬背小學”、帳篷小學等共60多個教學點。“過去,我上學每天要騎駱駝,一天來回花2個小時。”來自達布達爾鄉熱斯卡姆村的六年級學生吾拉木說,他的家鄉距縣城近1000公里。
執教20多年的熱斯卡姆村民辦教師帕爾瓦尼·力提甫說,如今,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在各族同胞的幫助下,這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縣里也建成了南疆最大的寄宿制學校,孩子們紛紛走出大山。
民族政策鋪坦途,雙手筑就幸福路。
黨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把關懷和生機送到了曾長期閉塞的邊疆民族村寨,眾多少數民族同胞一樣享受到了改革開放和社會經濟發展的豐碩成果。
在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思恩鎮文化村下蘭屯的科技扶貧良種牛培育基地里,28歲的毛南族管理員譚勁仕說:“我們利用政府提供的培育技術,每年向100多戶貧困家庭提供用來喂養的小牛。”
在位于云貴高原東南麓的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毛南菜牛養殖業覆蓋全縣30多萬農業人口中的20多萬人,人們用香豬、香雞、香鴨、香牛、香米等“五香系列”來形容這里的特色產業,而毛南菜牛則是與“五香”并列的地域特色資源。
目前,環江縣的香豬、菜牛養殖業已經走上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現代產業化道路。
回眸改革開放30年,沿海地區的高速發展,增加了國家支持邊疆民族地區的實力,邊疆民族地區的資源優勢、區位優勢日益發揮著對沿海和內地的重要支持作用。
滇西南的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有一個德昂族寨子叫“上幫村”,就是“上海幫助的村子”。
上幫村位于德宏州潞西市三臺山德昂族鄉,全村40戶185人,原來居住在交通偏僻、信息閉塞、遠離生產基地的幫外老寨,多數人住在低矮的茅草房中。
2006年,幫外新寨列入上海市對口幫扶德昂族的項目村。在上海市的幫助下,幫外新寨修起了進村的石子路,建成磚木結構的德昂民居33戶,有37戶農民家建起了沼氣池、節能灶和衛生廁,發展茶葉套種堅果170畝、香蕉種植100畝,村民的生活水平一年勝過一年。
為了表達對上海的感激之情,村民一致同意把寨名改為“上幫村”。
共發展、同奮進、手挽手--在祖國溫暖的大家庭中,各民族形成了團結互助的新型關系。“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已成為各族人民的共識。
2009年3月16日,2名群眾抬著一位昏迷的藏族老人來到武警西藏總隊醫院急診科門口。
“趕快搶救!”正在查房的醫務處主任金峰迅速安排醫護人員對老人進行B超、抽血、透視等檢查,初步診斷他患有嚴重的肝硬化伴重度腹水、心衰等疾病,需要立即住院治療。
這位名叫索朗堅才的孤寡老人已70歲高齡,沒有錢交住院費。
“我們是服務人民的醫院。”醫院院長張耀倉說。醫院毫不遲疑地對索朗堅才進行治療,并派1名護士進行特別護理。
索朗堅才病情好轉后,醫院黨委又給他特批了1張免費醫療卡,全院官兵還自發為他捐助了1萬余元的生活費。老人拿著錢和醫療卡,眼里噙滿了淚水……
在共同發展的道路上,五十六個民族的情誼,就像青藏高原7月的陽光,火熱、燦爛……
同繁榮、共未來、肩并肩--一首旋律優美的歌曲讓人倍感親切:“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在烏魯木齊“7·5”事件中--
人們不會忘記,“在那種情況下,冒死也要救助漢族兄弟”。近60歲的買買提·克熱木和同事朱來提·亞森整晚未眠,一起救助保護了22名漢族群眾。
人們不會忘記,“此時此刻,堅守就是一份責任。”頭發花白的烏魯木齊南站客運員哈斯也提大姐,為確保每一個旅客順利上車,連續工作三天三夜。
人們不會忘記,“我得到的幫助遠遠超過我受到的傷害。”眾多的維吾爾族群眾像傳遞接力棒一樣,幫助上海南匯中學教師趙敏東和妻子脫離險境。
“多少年來維吾爾族和漢族建立起來的深厚感情,不會因為‘7·5’事件受到傷害。”在位于南疆阿克蘇市郊的依干其村,51歲的維吾爾族農民阿不都克依姆·伊不拉音說。
經歷春夏秋冬,走過風雨彩虹。五十六個民族在相互依存、休戚與共中擁有了共同的血脈和感情。
去年3月14日,拉薩發生打砸搶燒嚴重暴力事件。當天晚上,一對漢族父子在拉薩林廓東路被暴徒燒傷。接到急救電話后,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醫生洛桑次仁和急救小組成員一起前往現場搶救。在去醫院的途中,暴徒開始攻擊救護車,洛桑次仁把已經昏迷的孩子緊緊抱在懷里,并把頭戴的安全帽交給孩子父親,自己反被暴徒砸傷頭部。
同樣是在“3·14”事件中,無黨派愛國人士洛桑山丹冒險營救百余漢族、回族同胞,感動了無數人。“我們是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互相幫忙是應該的。”洛桑山丹這樣說。
把我的心給你,我們是兄弟姐妹。
把你的心給我,我們就親如一家。走進新疆軍區某團民族六連,就走進了一個多民族大家庭--
連長葉爾蘭,哈薩克族,來自風景如畫的北疆阿勒泰哈巴河縣;一排長艾尼瓦爾,維吾爾族,家鄉緊靠聞名遐邇的南疆柯爾克孜千佛洞;副指導員道力剛,蒙古族,來自西部邊陲的博爾塔拉草原。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蒙古族、柯爾克孜族、塔吉克族、錫伯族……
一個不滿百人的連隊由13個民族的官兵組成,所以六連又叫民族六連。每年新兵入營,六連都有65%以上的戰士不會講漢語,于是,一項堅持多年的活動--“雙語”學習,打開了六連官兵的心靈之窗。
“雙語”學習,就是少數民族官兵學習漢語,漢族干部學習維吾爾語。每周半天“雙語”學習雷打不動;“日識一字、周練一歌、月習一文”成了傳統;“雙語”晚會、演講比賽,點亮了連隊的文化風景。
用六連官兵的話說,不管是誰,不論來自哪個民族,只要到了六連,就到了一個家里,都是親兄弟。
和睦親如一家,團結堅如磐石。在怒江大峽谷北端,有個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叫丙中洛。
78歲的傈僳族老人余干青有個很特別的家庭:他的大兒子和五兒子娶的是藏族妻子,三兒媳婦是怒族,只有四兒子娶的是傈僳族妻子,一家人分別信仰天主教、基督教和藏傳佛教。
“雖然民族和信仰不同,但不影響我們和睦相處,我們還相互學習各自民族的語言和生活習慣。”余干青老人高興地說。
少年有志,國家有望。2009年6月1日清晨4時,北京,天安門廣場。隨著紅日初升,鮮艷的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五十六個民族的小伙伴面對國旗翹首矚望、莊嚴敬禮,來自西藏墨脫珞巴族的小姑娘桑杰拉姆動情地唱起國歌。
去年10月,中關村三小啟動了民族團結教育活動,邀請全國五十五個少數民族小伙伴“六一”兒童節歡聚北京。中關村三小的同學們通過義賣、募捐和收廢品籌集7萬余元,為小伙伴籌集路費。“六一”期間,五十六個民族的小朋友們參觀了頤和園、北京動物園海洋館、奧林匹克公園、水立方、天安門等。11歲的桑杰拉姆說:“這個‘六一’,是我過得最快樂的節日。”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
放眼祖國,五十六個民族兄弟姐妹正以平等的地位、主人翁的身份攜手并肩創造新生活,迎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