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汲取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教訓,加強食品安全聯合執法監管,落實食品安全責任,提高了食品質量安全水平。目前,全國已創建131個國家級食品安全示范縣。
自2008年以來,衛生部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針對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了一系列食品安全整治行動。
開展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衛生、農業、工商、質檢等9個部門組成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制定了工作方案和相關制度,發布可能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被濫用添加劑的“黑名單”,部署開展了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自查自糾工作,及時查處違法案件。
開展奶站和飼料專項整治。全面調查奶站底數,逐一造冊登記,對奶站實行“一對一”監管。同時,組織以清查三聚氰胺等有害化學物質為重點的飼料質量安全整治工作,做到了“四個100%”,即蛋白原料生產企業現場檢查率100%,奶牛飼料生產企業產品抽檢率100%,生產使用制配料規模化奶牛養殖場(戶)檢查率100%,飼料添加劑生產企業100%持證生產。
集中開展食品市場監督檢查工作。各部門深入開展以群眾日常生活必需食品和季節性、節日性食品為重點的專項執法檢查,推進和落實索證、索票和購銷臺賬制度,加大農村食品質量監管,加大農村食品示范店建設力度,強化食品安全日常規范管理。
強化生豬屠宰行業管理,嚴格屠宰行業準入條件,加強定點屠宰企業日常監管,抓好病害豬無害化處理監管和肉品品質檢驗。加強酒類流通管理,對全國90萬家酒類企業實施備案登記制度或許可制度,8萬家批發企業實施了隨附單溯源制度。抓實“三綠工程”各項工作,推動綠色市場培育與認證,推進綠色通道建設,促進鮮活農產品大流通,完善“中國消費安全網”,推動“食品安全企業信用檔案”與“食品安全知識數據庫”建設。
建立風險預警和快速反應機制,做到對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把食品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今年以來,國家質檢總局已對31種食品中的83個項目進行了專門的風險監測,對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項目采取了嚴格監管措施。因存在食品質量安全隱患等原因,有3347家企業的3572張食品生產許可證被注銷。
完善進出口食品的監管體系,建立實施進出口食品企業“黑名單”制度。今年一季度,共從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歐盟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口的食品中檢出不合格食品1792批,主要是檢出有害生物、微生物污染、農獸藥殘留超標、重金屬和食品添加劑超標以及食品標簽標識不符合規定,這些不合格進口食品已全部在進口口岸依法進行了處置。
今年,我國將加強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和檢驗檢測。建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制度,完善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監測網絡,建立覆蓋各省、市、縣并逐步延伸到農村地區的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監測體系,主動監測各類食品原料、配料、添加劑,提高對有毒有害物質的排查能力。籌建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和中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充分發揮現有檢驗檢測機構作用,實現檢測資源和檢測信息共享。逐步改善檢驗檢測條件,提高檢驗檢測能力和技術水平。嚴格資質審查,加強檢驗人員管理,提高檢驗檢測機構服務水平。指導企業開展檢驗檢測工作,落實產品檢驗合格出廠制度。(記者白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