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18日電(記者吳晶)在近日開展的“整治網絡低俗之風”專項行動中,教育部加強校園網和校內上網場所管理,大力建設校園網絡文化,加強上網教育和引導,為近1億學生網民打好抵制網絡侵害的預防針。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18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在我國2.98億網民中有9894萬學生網民。他們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容易受到網絡低俗內容等有害信息的影響和侵蝕。
為了保護青少年的精神凈土,教育部近年來大力加強校園網絡管理。高校早在2005年就加強了對BBS論壇的建設和規范管理,有效遏止了校園網上有害信息的傳播,學生網上行為的社會責任感和網絡道德約束逐步建立,校園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顯著。
同時,教育部還積極推進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發動全國110多所高校合作共建的“中國大學生在線”網站,成為吸引全國大學生共建共享的網絡平臺。各地高校大力推進主旋律、服務、娛樂、交流四類網站建設,初步構建起校園學生網站體系,并涌現出一大批校園品牌網站。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指出,各地高校積極利用新技術發展新聞聚合、BBS、博客、播客、即時通訊、E-CLASS、手機網絡等校園網絡文化新產品,切實增強了校園網絡文化的吸引力。
針對青少年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和網絡道德意識匱乏問題,教育部積極開展網絡道德教育,注重對學生進行網絡文明及有關法律、道德教育,在中小學思想政治以及信息技術教育課程中加入遵守國家法律、遵守網絡道德和規范、倡導文明上網的內容;重視學生健康上網的養成教育,規范學生的網絡行為,提高學生抵制網絡有害信息侵害的能力。同時,鼓勵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網絡文明主題教育活動,以發布網絡文明公約、贈送讀本、征文比賽、交流會等形式加強對青少年網絡行為的道德規范。推動中小學校向學生開放校內網絡設施,加強校園綠色網絡建設,在網上大量提供和不斷更新健康向上的內容,為中小學生利用網絡接受教育、收集信息、自主學習創造良好條件。
據了解,全國“整治網絡低俗之風”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各地大中小學生、家長、教師對整治網絡低俗之風堅決擁護與支持,對網絡低俗內容對青少年的精神腐蝕深惡痛絕,強烈譴責不法運營商靠低俗內容等有害信息賺取黑心錢。
“在這次專項行動中,廣大師生既是參與者,也是受益者。”教育部負責人說。這次專項行動取得了明顯成效,網絡空間得到凈化,青少年通過網絡學習科學技術、陶冶精神生活時受到的不良干擾明顯減少,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長無不拍手稱快,紛紛表示希望專項行動深入開展下去,徹底清除網絡低俗內容的危害。
在此次專項行動已取得成果的基礎上,教育部計劃繼續結合校園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進一步做好網上不良信息的清理和防范;加強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工作,開發學生歡迎、積極健康的校園網絡文化精品;深入開展學生安全文明上網培訓工作,把網絡道德和網絡法規融入到相關課程中。
這位負責人強調,教育部將加緊研究制定加強高校校內上網場所管理意見,規范高校校內上網場所管理和校園網使用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