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至1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到遼寧考察工作。這是胡錦濤在沈陽人力資源市場向前來參加大學生專場招聘洽談會的大學生詢問求職情況,希望他們早日走上工作崗位,用學到的知識為現代化建設作貢獻。新華社發
新華網北京12月22日電 殷切的勉勵 激情的奉獻——胡錦濤總書記重要批示在大學生“村官”中引起強烈反響
記者 李亞杰
結束一天忙碌的工作后,北京市門頭溝區永定鎮壩房子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兼團支部書記周倍良,又在想著前些日子寫給胡錦濤總書記的信——
“敬愛的胡錦濤總書記:我們是團中央等部門在全國范圍內評選出的首屆‘中國十佳大學生村官’。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向您寫信,匯報在投身新農村建設火熱實踐中取得的成績……”
這封信寄往中南海不久,胡錦濤總書記在信上作出重要批示,稱贊十佳大學生“村官”的創業激情和奉獻精神難能可貴,要求有關部門加強與大學生“村官”的聯系,對他們提出的關于完善大學生“村官”工作長效機制的建議進行研究。這是對全國大學生“村官”的巨大鼓舞,為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
2008年10月27日,由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等聯合發起的首屆“中國十佳大學生村官”評選活動揭曉,周倍良獲此殊榮。2006年清華大學法學院畢業的他,放棄高薪律師職位來到壩房子村,利用所學的法律專長,代理村集體訴訟,替村集體挽回經濟損失50萬元,被群眾稱為“農民律師”。
在互相交流、熟悉的過程中,當選的大學生“村官”萌發了給胡錦濤總書記寫信的沖動:“近年來,大學生‘村官’的成長得到了黨中央的高度重視與關心,我們要向總書記說說來自田間地頭的心里話。”
當得知總書記收到信件并作出重要批示,寫信的大學生“村官”激動得心怦怦直跳,大家在電話里互相表示,一定不辜負總書記的殷切期望。周倍良說:“在那一刻,我深深地感悟到兩年前選擇大學生‘村官’的道路沒有錯。”
大學生到農村去,不僅是實現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齊進步、與農村共發展的價值觀的重要途徑,也是時代的呼喚、農民群眾的期盼,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需要。
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是黨中央作出的一項具有長遠戰略意義的重要決策。經中央同意,中央組織部等部門決定,從2008年開始,用5年時間選聘10萬名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
隨后,中央組織部會同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召開座談會,要求認真做好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切實抓好上崗教育培訓,制定和落實激勵保障政策。
2008年10月,根據選聘計劃,按照東、中、西部地區不同標準,中央有關部門撥付了年度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和一次性安置費,確保大學生“村官”順利開展工作。
聲勢大、動員廣、熱情高。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在神州大地蓬勃開展。
——各省區市黨委成立專門工作機構,黨委常委會專題研究選聘工作方案。組織、人事部門充分發揮牽頭抓總、協調服務作用,選聘工作有序有效推進。
——各地嚴格執行中央政策規定,按照自愿報名、資格審查、考試、考察、體檢、公示、決定聘用等程序遴選確定選聘對象。
——各地選聘工作結束后,通過各種形式組織開展崗前培訓,使大學生到農村后盡快進入角色。江西省舉行“從井岡出發”宣誓儀式,組織710名新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向革命烈士敬獻花圈,莊嚴宣誓,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各地堅持超前謀劃,著眼于大學生“村官”跟蹤培養管理,制定出臺一系列政策規定。北京市規定大學生“村官”補貼第一、第二、第三年平均每人每月分別為2000元、2500元、3000元。湖南各縣級婦聯重點聯系和服務女大學生“村官”,設立“熱線電話”。
舉目神州、放眼祖國,在中央的號召下,一個關心、支持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的良好社會氛圍正在形成,到農村基層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成為一代青年學子的不懈追求和遠大志向。
截至2008年10月底,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選聘7.8萬名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遠遠超出原定選聘2萬名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的計劃。
“我愿意到最基層的農村去磨煉心性,去鍛煉能力,在農村這片孕育希望的土地上奉獻青春和年華。”北京大學本科畢業生楊順祥信心滿懷。
根植大地攬風雨,海納百川托紅日。
這些充滿理想、充溢激情、充盈活力的青年學子走進田間卷起褲腿就成了地道的農民。他們有的充當農業技術員,帶領農民發展致富;有的搭建現代信息平臺,創新農村發展模式;有的擔任“農民律師”,用法律武器維護農民權益;有的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活躍農村文化生活。他們被農村群眾親切稱為“村里的年輕人”“村里的大學生”“咱們的領頭人”——
5年前,柳波還是一個在大學里風華正茂、刻苦學習的學生,如今,他是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城關鄉老韓陵村黨支部書記,把青春和汗水灑在人民公仆焦裕祿曾經奉獻的土地上。
老韓陵村地勢較高,抗旱全靠機井。柳波帶領村干部,跑遍全村4000多畝耕地,進行了合理規劃。通過努力協調資金4.9萬元,新打機井12眼,維修機井8眼,徹底解決了群眾旱天澆地問題。機井出水那一天,柳波舀起一碗水一飲而盡:“咱村的水可比礦泉水還要甜哪!”
柳波用一片赤子丹心溫暖著老百姓,老百姓也用真摯情感支持著柳波。鄉里來考核干部,廣播里通知去30個村民,結果一下子去了100多名,群眾擔心上級把柳波調走,紛紛懇求鄉領導把柳波留下來:“柳支書,你可不能走啊,你一走咱村里可沒有主心骨了啊!”柳波激動地說:“我不會走,我還會和大家一起生活下去。”說完,柳波已淚滿衣襟……
“愈是艱苦的地方愈需要人才,愈能鍛煉人的成長……”懷著這樣的志向和理想,清華大學法學院碩士畢業生魏華偉,來到河南省上蔡縣“艾滋病村”文樓村任職。僅用了一個多月,跑遍了17個村民小組,幫助艾滋病患者解決實際困難。
畢業于貴州省銅仁職業技術學院的張陽,于2006年9月來到貴州省銅仁市茶店鎮開天村任職,帶動10位村民進行項目領辦,從浙江引進反季節草莓進行推廣,在當地掀起了種植草莓的熱潮;建立了“開天紫皮大蒜”蔬菜基地5000畝,初步形成“一村一品”特色產業。
河北省柏鄉縣內步鄉內三村小學建于20世紀80年代初,學校教室年久失修。“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河北青年干部管理學院1995級本科生郭華彬來到這里擔任黨支部書記后,給鄉親們許下承諾。他多方籌集資金,一座漂亮的村小學拔地而起。為此,鄉親們又向他伸出大拇指。
“作為一名黨員,只要黨和群眾需要,我就要堅決地往前站。”河南省漯河市源匯區干河陳鄉毛寨村黨支部書記王紅兵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毛寨村人不多、事不少,經濟比較落后。到村里任職后經過大量調研,決定砍好四板斧:“抓臟治村、產業富村、民生興村、機制活村”。如今,毛寨村變成了“文明村”“富裕村”“和諧村”。
……
浪花一朵,投身大海不會消逝;玉石一顆,打磨愈久光華愈燦。
江蘇省宿遷經濟開發區三棵樹鄉楊樓居委會黨支部書記兼居委會主任戈新化說:“總書記的重要批示對大學生‘村官’寄予了殷切的期望,這更加堅定了我扎根基層、建設新農村的堅定信念。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更加努力地工作。”
“總書記的寄語像一團真情的熱火溫暖了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息。激動和振奮之余,我更深感自己肩負的責任與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積極主動地深入基層,決不辜負總書記的殷切期望,用自己的努力實現人生價值。”擔任過四川省內江市威遠縣鋪子灣鎮雙嶺村黨支部副書記的文國云說。
目前,成千上萬的青年學子正在踴躍響應黨的號召和時代的呼喚,自覺自愿投入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偉大實踐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