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會已經完美謝幕,而它帶給中國的發展機遇則剛剛開始。
作為當今世界最大規模的國際性、綜合性的大型社會活動之一,現代奧運會以其巨大的綜合效益推動社會發展,成為“當代最偉大的社會力量之一”。
現代奧運會已經走過了100多年的歷史。百余年來亞洲雖然只舉辦過兩屆奧運會——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和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但這兩屆奧運會有力地推動了日本和韓國的現代化進程。
中華民族是一個善于學習的民族。從戰國時代的胡服騎射,到盛唐時期對各國文化的兼收并蓄,再到改革開放的今天擷取世界文明成果為我所用,中華民族在文化的交流與學習中汲取各種養分,不斷發展壯大。
從兩度申辦、到七年籌辦、再到完美謝幕,中華大地所煥發出的空前熱情、出現的可喜進步,無不昭示著:我們之所以舉辦奧運會,不僅是以奧運為舞臺展現新中國的繁榮發展,更是以奧運為契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加快現代化建設進程。
把握奧運帶給我們的機遇,需要認真梳理奧運給我們留下的豐厚遺產。這種遺產不僅包括雄偉壯觀的場館建筑,更包括在籌備和舉辦奧運會的過程中,所顯示的一個現代化國家所應具有的品質:天更藍了,地更綠了、水更清了,生態文明的步伐大幅加快;從“鳥巢”、“水立方”等體育場館新技術的創新應用、到節能燈飾及少煙霧少污染煙花的成功研制,科技的進步和創新成為潮流;從百萬志愿者的微笑,到對秩序和法制的尊重,人民文明素質日益提高……不斷使這種“品質”內生為習慣,演化為機制,積淀為能量,必將成為我們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持久動能。
把機遇轉化為優勢,需要在全球化的視野中檢視自身,更需要在改革創新中與時俱進。從申奧時“堅定不移走向世界”的信念,到舉辦奧運會進一步拓展的世界眼光,今天的中國將變得更加自信,更加開放。奧運會之后,對中國而言,要更加積極主動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寬廣視野,處理好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系列問題,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勢頭。
北京奧運會“不同凡響”的輝煌屬于過去,而北京奧運會所帶給中國的機遇,則屬于未來。珍視這種機遇、把握這種機遇,為經濟社會進步提供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征程必將邁出新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