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91亚洲国产-91性视频-91新网址-在线黄色网页-在线黄色网

  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布會 | 新聞人物

大災面前 中國新聞媒體不辱使命交出合格答卷

時間:2008-06-02 08:52  來源:

  大災面前,媒體交出合格答卷
 
  第一時間 第一反應

 

  “要千方百計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 這是新聞媒體面對重大突發事件的本能要求,也是盡快向世界報道災區真相的神圣使命。

  2008年,對于中國、對于中國的新聞媒體,注定都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

  5月12日14:28,四川省汶川縣發生特大地震,北京出現震感。

  僅僅17分鐘后,14:45,新華社向全世界發出第一條英文快訊,兩分鐘后發出簡明消息:

  “據中國國家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在四川汶川縣(北緯31.0度,東經103.4度)發生7.6級地震。”(后相繼修訂為7.8級、8.0級)

  幾乎同時,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內也是一片忙碌。很快,工作人員經多方求證,確定了震級、震中等關鍵信息,15:00,一條關于汶川地震的口播新聞傳遍全國各地。

  對于全國許許多多普通百姓來說,他們正是通過這條電視新聞,了解到一場巨大浩劫的發生,第一次接觸到那個令國人痛慟的地名:汶川。這段視頻,至今被許多網站掛在首頁,作為那個黑色時刻的見證與記錄。

  15:04,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也發出第一條地震快訊。

  但這僅僅是一場戰役的開始。15:05,央視第一次電話連線重慶臺記者茍海東,報道重慶遭遇震災情況;16:40,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記者隨溫家寶總理登上專機,奔赴災區,并于飛機降落后第一時間,經電波與熒屏,播出溫家寶總理在專機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將中國領導人抗震救災的決心展現在世人面前,也令人們意識到災難的嚴重程度。19:00,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推出全天24小時直播節目“汶川緊急救援”;22:00,央視抗震救災特別報道開始在綜合頻道與新聞頻道同步并機直播。

  第一時間,第一反應,更多的媒體在行動。

  人民日報、經濟日報、解放軍報、中新社……各家中央媒體均在地震當天啟動了應急預案。

  “要千方百計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 這是新聞媒體面對重大突發事件的本能要求,也是盡快向世界報道災區真相的神圣使命。汶川地震發生后兩個半小時,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第一路記者數十人踏上了奔赴災區的路途。震后的十數個小時,新華社從總社及各地先后出動了16路記者,分頭向災區中心進發;解放軍報緊急從七大戰區和軍兵種記者站抽調采編人員,趕赴抗震救災前線;中新社當天組織起以災區分社記者為主的10余人前方報道組,趕赴災區……

  沒有人能夠準確統計出,在5月12日這一天,以及在此后的數天中,全國共有多少名記者緊急趕赴災區。不過,從災害發生的那一刻起,中國媒體便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迅捷反應——從電視、廣播到報紙、網絡,快速、及時的現場報道,形成人們第一時間了解災區的信息網絡,也成為領導層抗震救災決策的重要參考。正是這些報道,使13億人乃至全球的目光,在最短時間內集中在北緯31.0度,東經103.4度那個小小的山地縣城。是媒體,搭起了災區孤島與世界之間的信息橋梁。

  公開透明 撫平恐慌

  “在公開、透明的環境下,只有掌握了信息發布的主動權,才能把握輿論導向的主導權。”

  向世人呈現一個真實的汶川——災難面前,中國各大媒體不約而同作出了這樣的自覺選擇。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斷了正常節目編排,24小時不間斷播出抗震救災實況;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等,迅即設立抗震救災特刊,用絕大部分版面刊發救災新聞;新華社、中新社關于災情救援的稿件源源不斷從前線發回……媒體用鏡頭、用畫面、用文字、用聲音跟蹤著整個災情的進展,記錄著整個救援的過程。

  媒體實時更新地震傷亡人數,滾動播出最新消息。對地震引發的災難性后果,決不隱瞞,敞開天窗,陽光運作,民眾的知情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尊重。

  每個記者都好比一雙眼,帶著人們去看清現場的真實畫面;每個媒體都好比一盞燈,從不同角度照亮明晰災區的真實情況。正是眾多的記者,眾多的媒體,給人們營造了一個高度透明的信息空間。

  5月12日當天,人民日報社抗震救災宣傳報道領導小組即確定“及時準確、公開透明”的報道方針,為整個抗震救災宣傳定下基調。

  地震發生后,各種謠言也紛至沓來,有人傳播,“北京地區晚上10時到12時還會有強震”。不過,媒體的快速反應、權威透明的信息很快驅散謠言,撫平恐慌。

  與此同時,地震專家、專業救援隊伍奔赴災區,救援物資款項火速運往前線,各種募捐活動在全國各地展開……媒體對于救援工作的報道,讓人們看到了黨和政府全力以赴抗震救災的堅定決心,更讓災區人民感受到了整個社會的深切關懷。

  “在公開、透明的環境下,只有掌握了信息發布的主動權,才能把握輿論導向的主導權。” 解放軍報副總編輯饒洪橋說,自然災害的新聞中雖然也隱有報道者的價值觀和立場等主觀性東西,但客觀事實是具有普適價值的,對此我們必須做到公開、透明。沙特援助我國的帳篷運到災區后,解放軍官兵僅用了幾個小時,就搭建起了幾百頂帳篷,解放軍報很快把這一事實報道出去,既讓人民群眾感受到解放軍雷厲風行的作風,又使援助國感到欣慰。稿件見報后,沙特駐華大使特意對軍隊表示感謝。

  在交通中斷、通訊中斷、電力中斷的災區,廣播成了那里的人們獲得信息的唯一渠道。廣播也是受困群眾和救援人員獲得信息最方便的途徑。中國之聲是災區最為熟悉的聲音,隨處都可以聽到。為了讓參加抗震救災部隊的廣大官兵能夠及時迅速地了解外部信息,解放軍四總部,向一線部隊配發17萬臺無線電收音機,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也向災區人民捐贈了1萬臺收音機。這些及時、準確的聲音,為安撫災區群眾情緒發揮了重要作用。

  雖然手機通話受到影響,但災區很多地方的手機短信仍能正常收發。新華社迅速開通了向四川手機用戶免費發送新華短信的業務,覆蓋1500萬用戶,使中央抗震救災的決策部署和各路救援隊伍開赴災區的重要信息,直抵受災群眾。

  “這次汶川大地震報道,給全國人民乃至全世界受眾最深刻、最漂亮的印象,就是我們的信息公開達到了最大化、最優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史上,重大突發災害性報道達到這樣的信息公開程度,是史無前例的。”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尹韻公教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如此表示。

  事實證明,“全國直播”的震情并不會因傳播而變得更加嚴重,卻能因信息的公開透明贏得更多補救的機會。是透明的信息擊破了謠言,召喚了民眾,凝聚了人心。5月19日至21日,正是在媒體協同下,政府將千萬個個體的悲痛升華為國殤,那一刻,默哀中的中國呈現出她最團結的一面。

  以人為本 創新報道

  災難的殘酷與慘烈,第一次如此“原生態”地袒露在公眾面前。

  非常時刻催生非常之變。多家媒體在此次抗震報道中,均有突破常規之舉。

  依照慣例,涉及中央領導人到地方的報道,通常是在領導人結束視察后發消息。但這一次,新華社從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啟程趕赴災區那一時刻開始滾動播發快訊,同時對總書記、總理在災區指導抗震救災工作,每天都播發3到5條的消息、特寫,這些報道被海內外媒體廣泛轉發。

  15日,人民日報在5至8版推出抗震救災特刊,這是人民日報60年歷史上第一次為重大突發事件推出特刊,也是全國報紙中最早推出的抗震救災特刊的報紙。大批量的抗震救災報道對時效性要求強,給夜班增加很大壓力,最多的一天見報16個版中有15個要求當晚組版,夜班編輯圓滿地完成了任務。特刊的推出,使得人民日報抗震救災報道從13日占版面40%左右上升為80%左右,保證版面對抗震救災進行全方位報道。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利用其獨特的媒體優勢,充分展開多點采訪、多點連線,將獲取信息的觸角伸入到了救災的最前方,極大地促進前方聽到廣播的救災力量之間知己知彼、應急聯動。執行救援任務的成都軍區某部李連長說,廣播成為他們獲取救災工作全貌的唯一手段。在救援部隊中,收音機也是一直開著的,每聽到有一個人被救出,官兵們就振臂高呼,小小收音機極大地鼓舞了救援大軍的士氣。

  截至5月27日23時,央視《抗震救災 眾志成城》直播已連續播出近300小時,首播新聞1727條,專題133個,創央視新聞直播紀錄。國家哀悼日三天,央視內部各頻道全部并機新聞頻道,全國大多數省市上星頻道全部并機或部分并機使用中央電視臺信號。

  一直被視為新生媒體的網絡,也在這場災難面前走向成熟。國內各大網站建立了以新聞中心為主、博客、播客、論壇、WAP等多個頻道參與的報道團隊,24小時不停息地刊發汶川地震方方面面的新聞、信息和評論。5月19日,人民網、新華網和央視國際網站分別推出“抗震救災專題網站”,其域名選擇了此次地震中最令人刻骨銘心的字節:“www.512.gov.cn”、“www.chinarelier.gov.cn”和“www.wenchuan.cn”。中國軍網推出20個抗震救災專題,點擊率創歷史新高。

  5月12日至26日,人民網和中國抗震救災網共推出關于四川地震的文字新聞報道近5萬篇,其中中文稿件4萬多篇,外文報道7000多篇,圖片新聞報道近2萬篇,原創稿件近4000篇,視頻新聞1000多條。人民網手機報推出“抗震救災特刊”77期,報道新聞信息3200余條;3800多萬人次的網友參與了人民網的抗震救災互動活動,各種形式的留言超過70萬條。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絡局副局長彭波20日表示,互聯網媒體在汶川的抗震救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拉薩“3·14”打砸搶燒事件和汶川“5·12”地震的傳播標志著網絡正成為當今中國社會的主流媒體。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場或許是中國新聞史上最宏大的媒體戰役中,災難的殘酷與慘烈,第一次被如此“原生態”地袒露在公眾面前。殘垣斷壁、飛沙走石、呻吟哭泣……真實的景象,真實的文字,并沒有帶來想象中的恐慌,卻令公眾更加深刻地體味著災區同胞的痛苦,感受著生命的意義與相守的重要。

  更多的鏡頭,對準那些在災難面前勇敢堅強的普通人。

  汶川大地震發生后,有一張照片被電視臺、報紙、網站廣為轉載:年輕的解放軍戰士抱著一個災區的小朋友,戰士疼愛的微笑和小孩探究的眼神,成為悲痛海洋中的一抹亮色……它,就出自人民日報的攝影記者雷聲之手。

  人民日報注重讀圖時代照片的良好效果,報社從北京派往災區的第一個記者就是攝影記者,總編室攝影組共8名記者,這次上前線的就有7人,保證有大量富有沖擊力的獨家照片見報。

  “要牢牢把握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突出人文關懷、彰顯人性的光輝”,新華社汶川地震應急報道領導小組在組織策劃報道時多次提出這樣的要求,多篇聚焦人的命運,頌揚人性光輝的報道通過新華社的電波傳向了全世界。

  “我是某某,我現在很安全,請家人放心。”“某某,你在哪里,我很擔心你。”一張張寫在口香糖紙上、寫在香煙盒上、寫在廢報紙上的“平安紙條”,被直升機從災區運出,通過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的直播節目被不斷播出。廣播用看不見的電波架起了一座親情的橋梁。

  這種人道主義普適的價值觀,銜接著災區與全國,中國與世界的情感。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馬杰偉5月19日發表文章《四川地震與媒介事件》,稱“汶川大地震猶如強大的磁石一樣,把世界各地(尤其是華人社會)的人卷入災區群眾的悲喜交集之中。”

  信息開放  贏得尊重

  “我們所有的數字和事實以及細節都是來自中國的官方通訊社”,美國CNN記者在報道中說。

  開放的信息,贏得了國內及國際輿論引導的主動。

  言論是報紙的旗幟。人民日報發揮言論優勢,堅持每天都有評論見報,最多的時候一天4篇,“何振華”署名評論、人民時評、本報評論員文章等言論,及時報道災情、民情、輿情,析事明理,鼓舞人心,成為人民日報的一大亮點,《緊急行動起來》、《災難中凝聚沉著的力量》、《災難中,我們并肩而立》等多篇評論被廣播、電視、報紙等廣為摘播,正確地引導了輿論。

  截至5月27日19時,新華社已經播發有關抗震救災的中英文文字和圖片稿件23662條,發稿量之大前所未有。“我們所有的數字和事實以及細節都是來自中國的官方通訊社”,美國CNN記者在報道中說。

  從14日起到24日,經濟日報每天發表一篇評論員文章和署名“金平”的評論,為抗震救災吶喊鼓勁,呼吁搶修地震災害毀壞的基礎設施,盡快實現災區通路、通電、通水、通信息;展現了在抗災一線我們的人民子弟兵和白衣天使不畏艱難險阻,搶修道路,救治傷員的英雄壯舉,給人以希望和信心。

  至5月28日,中新社已為境外媒體做了166個專版,很多境外媒體都是整版刊登中新社的報道。

  在這場戰役中,中國媒體贏得了國外同行的敬意。

  《紐約時報》用“鋪天蓋地”形容新華社的報道,其評論稱,中國國家通訊社新華社在其中英文網站上大量報道此次地震災難,定期更新災情報道,其中包括最新傷亡數字。

  BBC(英國廣播公司)5月15日《四川大地震考驗中國媒體》稱:中央電視臺等主要新聞網絡都在第一時間推出四川地震報道專題,24小時滾動報道。報道速度如此之快引起海外媒體注目。

  透過此次不同尋常的地震報道,國際社會看到了一個更加開放、透明、以人為本的中國政府。

  美國《華盛頓時報》網絡版5月14日報道:《中國迅速應對震災贏得世界贊譽》,國際社會的贊譽主要源于中國此次對災難的公開處理方式。國家媒體對地震進行24小時報道,全面展現了這場自然災害的景象。

  美國《洛杉磯時報》5月14日報道: 地震發生后,中國政府的行動向人們展示出一個嶄新的中國——一個現代、富有同情心、反應迅速和有能力的中國。

  香港最新一期的《亞洲周刊》發表評論《廢墟的信息,拒絕信息的廢墟》,文中指出:“在四川廢墟中站起來的信息自由大國,是一個更有文化耐震力的中國。四川大地震,震碎了多少生命,卻震不碎中國的人心。”

  職業精神  英雄本色

  “警報拉響的時候,所有人都在往外跑,但有兩種人往里走,一是軍人,一是記者。”

  大地在顫動,災情十萬火急。

  “到災區去!”直擊現場,報道災情,記錄中國人民同災難抗爭的頑強精神,成為每個新聞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他們勇于挑戰,敢于擔當;他們克服萬難,藐視死亡。

  前方記者在采訪中所經歷的危險與艱難是常人所無法想象的。他們在一次次的余震中穿梭,數次與死亡擦肩而過。沒有道路,他們只能步行幾小時甚至十幾小時奔赴災難現場。沒有時間睡覺,他們只在疲累之極的時候打個盹;沒有地方睡覺,他們就幕天席地,任由周圍山體滑坡轟隆作響。災難的觸目驚心、一次次零距離地直面死亡的殘酷,更讓他們經受著前所未有的考驗。很多人傳回的影像聲音嘶啞、面容憔悴,但是他們為觀眾傳遞的卻是最前沿、最貼近的信息。

  “我在北川采訪的時候,遭遇堰塞湖潰堤警報,所有的人都在往外跑,但有兩種人往里走,一類是軍人,一類是記者。我為我的同行感到自豪。”徐壯志,這位經歷過1998年抗洪、2003年SARS等多次重大突發事件的新華社記者說。

  人民日報記者趙亞輝當時正在新疆采訪,得知地震發生的消息后,他立即向報社表示自己經歷過伊朗地震、印度洋海嘯的現場采訪,強烈要求立刻前往災區現場。獲得批準后,他一路輾轉,于13日下午抵達成都,連夜趕往都江堰災區。14日趕往重災區綿竹市漢旺鎮,16日下午徒步從映秀鎮南下,采訪打通道路的艱難情況,隨后坐沖鋒舟回到都江堰災區采訪。整整4天,他沒有吃過一頓像樣的飯,平均每天休息不到2小時。當他回到成都時,因勞累過度病倒了,在醫院輸液期間,他還帶著相機和采訪本,邊治療邊采訪醫護人員。

  新華社記者肖林和幾位同事在理縣采訪期間,突遇較大余震,當時他們正在一幢大樓里采訪,危急情況下,他們勇敢鎮定,奮力將一面墻推倒,才從樓里撤出,轉危為安。由于余震不斷導致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理縣通往外界的道路全部阻斷,他們困守“孤島”,堅持工作7個晝夜,最后是在救援隊伍協助下才乘直升機返回成都。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王亮14日早晨,乘坐沖鋒舟跟隨救災官兵趕往汶川。行至紫坪鋪水庫狗腳灣峽谷時,突然遭遇山體滑坡,霎時,煙塵四起,從數百米高的山崖上滾落的巨石砸到狹窄的江面上,激起沖天水柱。此時,沖鋒舟發動機突然熄火,并被水流沖向岸邊,他們改用手劃槳緊急自救,后被其他沖鋒舟救出,幸免于難。之后,他又背起沉重的采訪設備和救災官兵一起冒著塌方、泥石流的威脅,在山崖峭壁間徒步行走4個多小時,到達受災最嚴重的震中映秀鎮,立即通過隨身攜帶的海事衛星電話發回現場報道,這是各媒體中最早從震中現場發出的報道。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張泉靈,地震發生幾天前,還在珠峰5200米大本營那里直播北京奧運圣火珠峰登頂活動。得知汶川發生大地震,未進行任何休整的張泉靈主動請纓,從拉薩直接乘車趕往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北川縣,在連續十幾天艱苦卓絕的一線報道中,以電話連線和現場直擊的方式傳回了一條條前方的信息。

  在這次地震中,解放軍報記者喬天富有3位親屬不幸遇難。他采訪路過家門口,忍著悲痛安慰家人,幫家人簡單料理完親人的后事,短暫停留了20多分鐘,又隨救援部隊迅速趕往一線采訪。他忘我工作,先后轉戰到都江堰、綿陽、北川、汶川、映秀等重災區,在抗震救災的現場捕捉到一個個動人的瞬間,發回大量反映部隊官兵抗震救災的新聞圖片。

  中新社記者劉小青家在綿陽市,家中房子在地震中變成了危房,老母親住進了臨時帳篷,13日起,他一直在成都坐鎮指揮相關報道工作,直到27日,綿陽泄洪大撤退,才趕回綿陽家中把老母親搬遷到安全地帶,然后立刻又趕回成都。

  5月18日,根據胡錦濤主席的指示,空降兵某部到馬柳坪為受災群眾運送物資。解放軍報年輕的女記者譚潔跟隨部隊徒步行走6個多小時,路上多次遇到險情,終于到達現場,采寫了《受領主席命令之后》特寫,受到軍委領導的好評。

  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主任梁曉濤深有感觸,“這次地震報道可以說打開了中國新聞界災難性報道新的一頁,媒體的社會責任和社會功能得到了充分體現,我們尤其感到國家利益的體現和國家形象的塑造與媒體的關聯如此緊密。”

  山崩地裂,方顯英雄本色。災難面前,中國媒體表現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讓中國感動,讓世界感動。

  “生死關頭,中國人顯現出舍生取義,守望相助的傳統價值觀,”中新社總編輯劉北憲說,“中國新聞人鐵肩擔道義的使命感也被激發出來。這次抗災報道,正是對整個中國新聞界的一次精神洗禮。”

  本報記者 李同欣 王舒懷 李 鶴 任勝利 鄧曉霞 程少華 劉荔莉(曹镠與劉燕錦對此文亦有貢獻)

分享到:
編輯:楊云濤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山县| 天峻县| 云南省| 莱州市| 敖汉旗| 红桥区| 文昌市| 吉木萨尔县| 杭州市| 东海县| 舞阳县| 德江县| 夏邑县| 万载县| 长春市| 大城县| 罗定市| 娱乐| 恩施市| 同心县| 金溪县| 枣阳市| 纳雍县| 筠连县| 会理县| 罗城| 精河县| 邛崃市| 金昌市| 凤山市| 四子王旗| 兰州市| 四会市| 诸暨市| 密云县| 沈丘县| 昭觉县| 马公市| 平谷区| 荃湾区| 达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