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議選舉出新一屆“兩高”負責人,任命了新一屆國務院組成部門負責人,其中的新部門、新面孔格外惹人注目。走上新的崗位,他們有何感言?面臨新的任務,他們有何部署?為民、務實、清廉,他們有何行動?
3月28日,第一個完整的工作周結束。本報記者走進部委機關,感受新“掌門”的所思所謀、執政風采。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王勝俊
驅車百公里周末搞調研
【人物小傳】
王勝俊,安徽宿州人,合肥師范學院歷史系畢業,現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首席大法官。早年曾在安徽六安當過農場職工、宣傳干部、區委副書記、縣委書記和地委副書記,基層工作經驗豐富。
他有著23年的政法系統工作經歷,1985年起先后任安徽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廳長。1993年調北京,在中央政法委員會任職15年,歷任中央政法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央政法委員會委員、秘書長,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副主任。
中共十五大當選為中央紀委委員,中共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
3月23日,剛剛到任四天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王勝俊,利用周末,驅車100多公里,到河北省霸州市人民法院勝芳法庭調研。兩天前,他作為黨組書記第一次主持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會,提出始終把基層基礎工作作為人民法院的工作重點。
“我們的調解率達到85%,2006年以來從未發生過上訪事件。”勝芳法庭的調解室里,庭長張國威介紹說。王勝俊連連點頭:“這說明你們化解矛盾的能力比較強。人民法庭是促進社會和諧的前沿,是聯系群眾的紐帶、為社會服務的窗口,也是人民法院全部工作的根基。滿足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切實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你們的位置很重要,責任很重大啊!”
看到調解室布置很溫馨,王勝俊囑咐:“司法機關也要有親和力。拉近和群眾的距離,增進與群眾的感情,得到群眾的信任,司法才會有權威。”
在人民調解員聯絡室里,王勝俊詳細詢問法庭與人民調解員如何協調工作。上世紀90年代,以司法調解和人民調解緊密結合、有效解決社會矛盾的“廊坊經驗”曾在全國推廣。王勝俊說:“‘廊坊經驗’值得進一步推廣。要結合實際進一步創新調解形式,充分發揮司法調解、行政調解與人民調解三位一體的整體優勢,促進社會和諧。”
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
“改部”擔子重履新問計忙
【人物小傳】
“如果再次發生大范圍污染事件,會不會被問責、解職?”2006年兩會,剛任職國家環保總局局長的周生賢面對尖銳問題,這樣作答:“感謝你對我前途的關心,我爭取不辭職”——這樣的回答贏得了掌聲,也反映了他的個性。說話有感染力,善于學習,勤于思考,待人寬厚,這是周生賢的同事們對他的普遍印象。
師范學校畢業的他曾任中學教員、公社黨委書記、縣委書記。2000年11月任國家林業局局長,松花江污染事件后成為國家環保總局局長。
中共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十七屆中央委員。
“我們不能光要職能,而應把環保工作當成一項德政與民心工程,實實在在去做好,使中國的環境狀況真正得到改善。”原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汪紀戎話音未落,新任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深有感觸地說:“對!求真務實、踏實工作才是最要緊的!環境保護部成立后,我們要把工作著眼點放在誠心誠意為民造福上。”
3月20日的環境保護部機關會議室里,歷任環保局、環保總局領導座談會氣氛熱烈,作為座談會的主持人,周生賢邊聽邊記。
與其他新組建的部門一樣,環境保護部也面臨緊張的“三定”工作,但在周生賢的日程表上,卻特意安排了一系列的座談會:19日,環保系統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座談會;20日,歷任環保局、環保總局領導座談會;21日,機關司局長座談會;還有即將召開的環境專家學者和各省廳局負責人座談會。
“‘改部’的擔子沉甸甸,眼下確實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在著手之前,我愿意傾聽各方建言。”周生賢說。
建設像鋼鐵一樣硬的環境執法體制機制,加強環境監測隊伍建設,加大環境治理的科技支撐力度,進一步完善環境經濟政策……座談會上,一條條建議、一句句諍言實實在在。汲取智慧、轉變職能、優化結構、創新機制,著力打造一個行為規范、運轉高效的環境保護部。周生賢說,他這10天收獲良多。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
履新論發展“安居”最掛心
【人物小傳】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曾任原國家計委下屬的華聯房地產開發公司副總經理,有“開發商”經歷,懂建筑、房地產開發。這一特殊的經歷和專業背景,使人們對這位“內行”部長多了一份期待。
這名黑龍江漢子與新中國同齡,1968年12月參加工作(農村插隊),1974年2月畢業于北京大學。曾任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主管投資,現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部黨組書記。
中共十七屆中央委員。
“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相對不足的問題比較突出,房價上漲過快,住房供應結構不合理,住宅建設資源消耗高……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國國情的住房政策體系。”3月23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08年會上,姜偉新履新后首次公開亮相,就代表新重組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老百姓最關注的住房問題做出了基本判斷。
住房是最大的民生問題之一。其實,建立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的政策體系,一直是姜偉新最大的牽掛。去年8月他從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調任建設部黨組書記時,房地產市場調控和住房保障的雙重使命同時到來。半年多來,姜偉新密切關注各地房價的運行變化,對老百姓的住房問題進行了大量調研,與許多專家廣泛交流。
“應當說,目前我們已經有了比較明朗的住房政策取向:低收入家庭主要通過廉租住房解決,外加經濟適用住房;中等收入家庭可以采取限價商品房和經濟租用房的辦法解決;高收入家庭主要通過市場解決。”姜偉新說。看似簡單的三句話,實現起來并不容易。對姜偉新和他的同事們而言,每個老百姓對“安居”的美好愿望,都是催促他們以滿腔熱情投入工作的沖鋒號。
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
首次黨組會“為民”成主題
【人物小傳】
3月17日,原交通部部長李盛霖正式“執掌”新組建的交通運輸部。
今年62歲的李盛霖是江蘇南通人,1983年起,歷任天津市政府副秘書長,天津市紡織工業局局長、黨委副書記,天津市計委主任,直至副市長、市長。在天津工作32年后,于2002年調北京,先后任國家經貿委和發改委副主任。2005年底任交通部部黨組書記、部長后,李盛霖總結多年來實踐經驗,提出交通運輸要向現代服務產業轉型的新理念。
中共十五屆、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
“交通運輸系統的全體干部職工一定要繼續發揚為民、務實、清廉的作風,力求務實,力戒浮躁。還是那句老話,兢兢業業做事,干干凈凈做人。”3月24日,交通運輸部黨組書記、部長李盛霖主持召開黨組會議,這是交通運輸部組建后召開的第一次黨組會議。
為民務實,是李盛霖最常說的話。擔任交通部部長三年,他始終要求機關工作人員扎扎實實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用“三個服務”的管理理念,指導交通的發展,用老百姓的滿意程度檢驗交通的發展成效。
2005年12月31日,李盛霖就任交通部部長的第三天,就動身前往渤海灣地區,檢查水上安全生產工作。就任3年來,他走遍了全國各地的公路和港口。今年初,抗擊低溫雨雪冰凍災害中,他深入重災區現場指揮,八天七夜,輾轉幾地,時常連夜踏冰前往一線,京珠高速全線貫通了,李盛霖的腰疾復發了,返京后便住進了醫院。
如今,新的重擔再次壓在李盛霖的肩上。為搞好機構改革的試點,他特別強調“學習”。“近期我們主要是組織干部職工深刻領會中央有關文件的精神實質,特別是組織好領導干部和機關公務員的學習,這是按中央要求組建好交通運輸部的思想基礎。”李盛霖說:“要通過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人心不散,隊伍不亂,工作不斷,行業穩定。”
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
“新官”上任10天“審計清單”出爐
【人物小傳】
西南財經大學畢業后,劉家義1984年進入四川省審計廳工作,先后在業務處和綜合處任職。隨后上調到審計署,歷任審計署駐成都特派辦副特派員、審計署商貿審計司副司長、審計署商貿審計司司長。1996年9月,任審計署副審計長、黨組成員,2007年7月任審計署黨組書記、副審計長。
既有地方審計部門工作經驗,又有審計署特派辦領導工作經驗,使劉家義在業務開展上具有“多面手”的優勢。今年3月17日,劉家義被任命為審計署審計長。
中共十六大當選為中央紀委委員、常委,中共十七屆中央委員。
兩會剛結束,新任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就馬不停蹄地回到署里,進行一項重要工作:打造2008年“審計清單”。
在每年的全國審計工作會議上,審計署都會對全年審計工作作出部署,確定年度重點審計項目和重點工作任務。怎樣把各項工作更好地落到實處?劉家義主持召開署黨組會議,和大家一起認真研究,最后形成了一份“清單”——《審計署2008年工作要點》。
翻開這份“清單”,2008全年的審計工作共列出了36項,內容既有繼續深入學習十七大精神、樹立科學審計理念的學習,也有審計法律法規的修訂、管理制度的完善,更多的是今年審計的重點領域和項目。而且,在每一項內容的末尾,都標明了負責落實的責任單位。比如,第七項“對財政支農資金、城市基礎教育經費、社會保障資金進行專項審計調查,對2008年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救助資金和物資進行審計”,責任單位是行政事業司、農業司、社會保障司。從這份“清單”可以看出,今年的審計重點與國家當前經濟工作的重心是緊密結合的,體現了審計署“推進法治、維護民生、推動改革、促進發展”的工作思路。
“制訂年度工作要點,并將各項工作分解落實到具體單位,這在審計署還是第一次。”審計署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工作要點已經發到了各司局和部門,有了這份“清單”,大家對要做什么、該怎么做心中更有數了,對完成好今年的審計工作更加充滿信心。(劉曉鵬 孫秀艷 王 煒 陸婭楠 李麗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