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眾國際社8月4日報道,原題:中國龍走入印度的后院
距離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約35英里的米利伽瑪是個寧靜的鄉村小鎮,最近當地居民突然興奮起來。這個人口4.5萬的貧窮小鎮正期待被中國發展為一個新的工業中心。
7月1日,斯里蘭卡批準在香港注冊的中國匯晨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在該地區開發一個占地161英畝的經濟特區,這是斯戰后第一次吸引亞洲投資。盡管這項2800萬美元的初步投資微不足道,但創立經濟特區在南亞地區非同小可。更重要的是,作為斯里蘭卡的長期盟友和地區重要國家,印度在斯戰后重建中靠邊站了,而中國正咄咄逼人地與南亞國家加強關系,鞏固其地區戰略地位。當印度與鄰國卷入一連串政治和外交問題時,中國憑借其日益上升的經濟和戰略影響力,悄無聲息地進入南亞。
印度發展中國家研究與信息系統的高級研究員拉姆·烏蓬德拉說:“印度對地區顯示了非常有力的政治承諾,但事關經貿利益卻缺少承諾。”這種冷淡已使印度付出不小的代價。印度歷來是其南亞鄰國———孟加拉國、尼泊爾、巴基斯坦和斯里蘭卡———最大的貿易伙伴。但自2002年以后,中國在地區的分量已明顯超過印度。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南亞鄰國經常抱怨與印度的巨大貿易逆差,但并沒抱怨中國,而他們與中國的貿易逆差要大得多,
印度國際經濟關系研究所的尼沙·塔內賈教授說:“有必要強調,南亞國家并不抱怨對華貿易不平衡,卻一直在跟印度較真兒。或許,印度需要搞明白中國做得對的地方,從中吸取經驗。”
不過,認為印度沒試圖與鄰國發展經濟關系的看法不免有失公允。印工商總會秘書長艾尼爾·巴德瓦杰表示,過去10年來印度“火熱的經濟增長”已引起鄰國恐懼和不安。事實上,或許正是由于印度的實力,導致南亞較小國家對中國更寬容。新德里智庫觀察家研究基金會專家K.維奧梅說:“南亞小國把中國當成一種防范力量……他們的策略是向中國讓步,對印度打中國牌,以防印度構成威脅。”
從戰略上講,南亞對中國的重要性或許大于對印度的。中國軟肋在于其貪婪的經濟依賴進口資源,而許多都要經過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和南海。
巴德瓦杰認為,盡管印度迫切需要在自己后院獲得戰略立足點,“但未必就要效仿中國。”事實上,印度可以像中國一樣積極拉攏鄰國,同時不用花太多錢。中國在武器和基礎設施方面投入大筆資金,印度可以投資打造另一種關系,比如修建紡織和服裝工業園、食品加工廠以及包括信息技術在內的其他產業項目。“印度可有選擇性地進入中國未涉足的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在此過程中,像中國一樣收獲鄰國的友善”,巴德瓦杰說。(作者印德拉吉特·巴蘇,汪析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