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消息:英國《金融時報》前駐華記者、《中國投資參考》主編詹姆斯·金奇最近撰文指出,中國正向"大陸型經濟"轉變。正如19世紀的美國經濟,其增長模式從以出口為導向,轉向更多地依賴內在動力,目前中國也正"向內"尋找驅動自身經濟增長的動力。該報日前以《中國挖掘內部潛力拉動增長》為題刊發了金奇的這篇文章。
中國目前的轉型仍處于初期階段,但有證據表明:有關中國經濟依賴出口、由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驅動的傳統觀點,已與現實情況不符。這里并不是說,貿易對中國已變得不那么重要;而是說,中國的增長動力正越來越多地源自內部。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為全球首位。
一系列指標顯示,中國正向"大陸型經濟"轉變:這個全球第一人口大國的經濟,正逐漸轉向"自我驅動型"。當然,有些地方必須加以說明,但首先來看一下證據:
中國今年的零售狀況明顯好于其它大型經濟體,其3月份實際零售額同比增長15.9%。但相對于總體趨勢,更重要的是零售支出的構成。
消費支出最為強勁的是內地二三線城市,而非長江及珠江三角洲地區等主要傳統增長源。《中國投資參考》 3月份的一份調查,對中國189個城市大約6400萬戶中高收入家庭的消費支出意向進行了評估,調查顯示,二三線城市的消費傾向更為強烈。
總體而言,在15個二線城市,有51%的受訪者預計今年支出將多于去年---這一比例較一線城市整整高出9個百分點。在170個三線城市,49%的受訪者表示今年將增加支出。
這種趨勢造成的后果之一是企業紛紛采取行動,爭奪內地消費者的消費能力。酒店、付費培訓和零售等眾多行業的企業,正尋求將內陸地區納入銷售版圖,以抵消沿海大城市銷售增長疲軟的不利影響。經濟型酒店行業領先企業如家快捷酒店的一家子公司,計劃在2010年年底前新開250家酒店。如家快捷旗下已有600多家酒店。
沃爾瑪計劃將其在重慶的門店從5家增至9家,這意味著沃爾瑪重慶門店數量將超過北京和天津。重慶位于長江上游,距上海2500公里。
中國向"大陸型經濟"轉變還體現在以下方面:國內港口貨運同比持續增長,而外貿貨運量不斷下滑。全國房地產成交量激增。
近期的重大改革可能也有助于創造內部動力。一項醫療方案的目標是2011年前在基礎醫療保障及基層診所投入8500億元人民幣,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增加人們的可自由支配收入。農業用地逐漸貨幣化--農民開始以土地作為抵押品申請貸款,或作為創辦企業的注冊資本--日后這有望推動農村經濟轉型。
在全球需求日漸萎縮的背景下,中國要實現強勁增長,打開內部增長源至關重要。今年一季度,中國對外貿易額同比下降24.9%,而同期內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