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廣播公司網站5月6日文章,原題:中國———“富”國還是“窮”國?
對于中國來說,2009年可能最終是一個好年份。最近的經濟數據促使一些分析家認為,中國經濟已經觸底。許多人預測今年下半年將復蘇。如果中國經濟比其他國家先復蘇,它會挑戰我們對世界經濟秩序所做的一些假設。
比起其他一些國家的大公司,中國的公司擁有更充裕的資金,并得到政府的金融支持,它們早就開始全球資源大搜索了。全球經濟動蕩為它們從別處購買廉價資產提供新的機遇。然而,這個國家仍接受來自西方國家數以億計美元的援助。世界其他國家應該把它當作“富”國還是“窮”國?是一個需要幫助的國家,還是經濟實力令人生畏的國家?上海近幾年的飛速發展造就了可與香港、紐約或東京媲美的城市面貌,但在高樓大廈的腳下卻是另外一幅情形。你會注意到污染和噪音、污垢和擁擠的交通。
從近處看,中國城市并非總是如此賞心悅目。這個國家忙于自我改造,控制建筑和發展的法規有時沒有得到有效實施。目睹這種飛速變化,真是難以判斷這個國家走過的路有多長。
獨立經濟學家安迪·杰認為中國不再是窮國。他指出:“從外貿來說,中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貿易國家。從國內生產總值來說,今后一兩年中國很可能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他承認中國之大令事情復雜化,更難公正地評判中國。“中國不是一個常規國家———它是一個大帝國,像是第一世界、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共存于中國內部。中國同時以許多種面貌呈現。”
上海渣打銀行經濟學家李偉(音)說,盡管中國越來越富有,但有成千上萬的人還在艱難度日。照料他們的擔子有時被國外的經濟學家或政治人物忽視了,后者要求中國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提供更多資金。他說:“如果你生活在中國中西部,就不明白為什么國際社會對我們要求這么多。對他們來說這不是個問題,他們想的是如何過日子,而不是如何幫助世界。”
而復旦大學沈丁立教授認為,中國不能在世界舞臺上貢獻更多還有其他原因。他表示,盡管中國獲得了更多財富,在其他方面卻損失嚴重。“中國在環境、生態和思想上仍是一個窮國。世界銀行將中國歸入像玻利維亞、印度和敘利亞這樣的中低收入國家。不過,眼下中國經濟形勢要比許多西方國家好得多。西方國家擔心中國的大公司如今占據有利形勢,控制礦產這樣的有價值資產或其他戰略資產。
中國領導人不久前說,挑戰和機遇總是并存的。當我們西方深陷債務,且經濟變得萎靡不振時,有關中國是應該予以馴服的龐然大物還是需要幫助的發展中國家的問題,變得更加具體和緊迫。不過,要下一個公正的定論幾乎不可能,這取決于你坐在談判桌的哪一邊。 (作者克里斯·霍格,汪析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