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代》周刊網站3月2日文章,原題:聰明的中國人展開瘋狂大購物
世界或許日益深陷數十年來最嚴重的衰退,但中國卻在瘋狂采購。北京坐擁大約兩萬億美元現金儲備,正利用當前別國的困難鎖定從橄欖油到原油的多種大宗商品的供應———而且經常是以跳樓價獲得。
中國的經濟增長率跟世界同步減速,即便如此,該國經濟仍在繼續增長,對石油、銅、鋁和其他礦物的需求穩步增加。確保這些大宗商品的供應將有助于為下一輪繁榮奠定基礎。當全球經濟萎縮之際,中國官員近幾周卻對記者說,他們看到了拓寬初級產品來源地的罕見機會。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中國能源問題專家埃里卡·唐斯說:“中國媒體評論說這是百年一遇的機會。他們認為機不可失,在競爭降低的情況下,可以做筆好交易。”
最近巴西和中國達成的協議凸顯北京用貸款換取能源供應的能力。2月中旬,中國分別與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和俄羅斯石油公司談判100億美元和250億美元的貸款。中國在信貸緊縮之際提供大筆現金貸款,但巴俄被要求的不是還貸,而是以今后20年的原油供應來償還。所以不論全球經濟發生什么,今后20年中國穩獲來自兩個主要產油國的穩定石油供應。而這兩國所在的地區在政治上要遠比中國在非洲的供應者穩定。
對于在需求低迷的歐洲的制造業者來說,中國的胃口無疑是好消息。上周三,中國商務部長率約90家中國公司的高管抵達德國,展開數十億美元的歐洲采購之旅。德國新任經濟部長古騰伯格表示,中國人的到訪“來得正是時候”。
這種大規模的采購對中國也有好處。它有助于防止西方針對中國巨大貿易盈余可能的報復。駐北京的一位匿名歐洲外交官上周三對《金融時報》說,中國“最大的噩夢”是被美國和歐洲要求提高人民幣幣值30%,否則面臨關稅上升30%的報復。重估中國貨幣的壓力最早可能在4月2日到來,屆時世界上最富有的20個國家匯聚倫敦。在這場重要的會議到來之前,中國的采購行為旨在平息西方對該國經濟政策的不滿。華盛頓歐亞集團中國問題分析家戴米恩·馬說:“這是聰明的外交舉動。”
不過,中國的大規模購買行動是有選擇性的。顯而易見,美國不在中國的全球購物行程之列。先前中海油收購美國尤尼科公司的行動以外交災難告終。更近一段時間,中國對美國的幾項投資損失慘重。布魯金斯學會的唐斯說:“他們覺得在美國受騙了,不想再次受騙。”
不過,對歐洲、亞洲和拉美的許多人來說,中國人的出手是受到歡迎的救急之舉。眼下似乎也沒有任何旗鼓相當的競爭者。(作者維維恩·沃爾特,汪析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