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網站9月26日文章,原題:中國人認為美國大選“好玩”
上周,3本有關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的書在中國出版,不過反響平平。
盡管這些書(其中兩本是奧巴馬本人寫的,第三本是他的演講稿和文章合集)擺放在北京一家大書店的顯眼位置,但讀者卻寥寥無幾。書店營業員表示,這對新上市的書來說是“正常”情況。不過,擺在奧巴馬《無畏的希望》一旁的《中國第一保鏢》顯然吸引了更多讀者的注意,這本書是關于中國一名前保鏢的。書店里還沒有約翰?麥凱恩寫的書,他的作品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被譯成中文。
據《大西洋月刊》駐北京記者詹姆斯?法洛斯觀察,中國老百姓對美國總統大選的興趣,比不上對奧運會、地震以及其他在中國發生的事件的關注,這些事件對中國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因此,中國老百姓關心國內事件也就不是什么大驚小怪的事情了。
不過,凡是涉及到中國的事情,沒有一件是簡單的。從我們跟中國人交流美國大選的情況來看,這當中還是有不同的興趣的。中國人民大學的一位教授表示,許多中國人都注意大選,但關注點不同。“知識界想要從中學習,著力改善中國的施政。但對于普通人,特別是對于年輕人來說,這只是好玩”。中國人也注意到兩位競選人政策的不同。麥凱恩更加注重所謂的中國軍力的增強、宗教自由和臺灣問題。而奧巴馬關注的是貿易保護主義、氣候變暖和人權問題。但是,對中國人來說,由于競選在此階段政策差異還不明顯,他們更注重候選人的個性。
總的來說,中國年輕人似乎看好奧巴馬。29歲的李小姐說,奧巴馬真的讓人激動。他代表了美國的新面孔,代表著典型的美國夢。對于年歲較大的中國人來說,奧巴馬的種族是個問題。法洛斯說:“我吃驚地發現,中國的許多高級人士對一名黑人可能當選美國總統感到很不習慣。”但是種族偏見來解釋他們對奧巴馬的反應遠遠不夠。整個冷戰期間,中國人民腦子里滿是反資本主義的宣傳,這些宣傳將美國的政治和經濟制度描述為墮落腐敗。根據這種觀點,美國的資本主義是社會詬病的根源。
雖然政府和智庫對美國大選的工作機制了如指掌,但是普通老百姓似乎還是滿頭霧水。對競選的結局更是如此,我的一個中國朋友告訴我,當他到美國后第一次目睹總統大選時很吃驚,因為候選人竟然自認失敗。
迄今為止,中國政府對美國大選仍舊保持沉默。法洛斯認為,中國領導人似乎不傾向于任何人,但“如果圍繞臺灣的未來以及與中國的軍事競爭發生重大辯論,情況就不一樣了”。不過,不論誰當選,有一件事可以肯定:他需要與中國領導人合作。法洛斯說,“兩國關系千絲萬縷,認為一方可以離開另一方不切合實際。” (作者阿德里安娜·蒙,汪析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