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泰晤士報》9月14日文章,原題:廉價中國全都結束了嗎?
巨型集裝箱貨輪穿梭于各個島嶼之間駛出南海。這仍是一幕亮麗的風景,但集裝箱內的貨物已不再是世界最大的生產基地所生產的了。
傳說中的“中國價格”使全球通脹率維持在低水平,也使數百萬中國農民轉入“資本主義經濟”中。經濟學家認為,全球化階段可能已近結束。隨著生產成本以及海運成本的日益增加,為中國令人驚訝的經濟增長提供動力的出口機器正在放慢速度。一位英國超市采購商說:“我們開始將目光放在其他地方,如以色列、東歐、泰國、越南等。在許多情況下,我們能拿到比中國更好的價格。”
海運公司上周表示,將一座高40英尺、裝滿玩具和鞋的集裝箱從上海運送到曼徹斯特的價格為3000英鎊,超出早期兩倍多,當時的中國是外包天堂,石油價格只有每桶20多美元。貨運費已使一些美國公司開始進行“逆國際化”,將鋼鐵、家具和紡織品等的生產轉移回美國和墨西哥。
能源沖擊給中國公司帶來沉重打擊。超過每桶100美元的石油價格不僅推高了海運費,也提高了塑料制品價格和電價。同時,工人的工資在增長。其他兩個因素也造成中國公司成本的上升。為了提升產品的價值鏈,中國政府調整了出口退稅政策。這使一些地方政府不得不出手救助大型企業。浙江省政府介入拯救大型出口企業飛躍集團,該公司幾乎生產了世界一半的特種縫紉機。
對出口商影響最大的是人民幣升值。那位英國采購商說:“現在,中國人整年都在對我哭訴貨幣問題。如果繼續下去,中國的定價有可能會脫離我們的市場。”
北京的規劃者們認為,盡管出口商可能遭受損失,但中國需要成為更加平衡的經濟體,用內需來刺激經濟增長。雖然這在宏觀經濟理論上來說是正確的,但很少有中國出口商和外國進口商能夠理解這個調整過程的痛苦。東南亞的競爭者們反應很快。越南正在崛起成為中國主要的生產基地競爭對手。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尼的競爭力也得到增強。北京當局會發現,駕駛一艘巨型集裝箱貨輪駛出香港要比調轉開足馬力前行的巨大經濟體的船頭更容易。(作者邁克爾·謝爾丹,伊文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