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消息 美國《時代》周刊5月22日發表題為“被喚醒的中國”的文章說, 中國民眾對災區井噴式的支持是一個啟示。人們認識到中國人的同情心和慷慨精神,對中國人更有信心了。以下是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通往中國5月12日地震震中附近小鎮———映秀鎮的公路上滿是大坑,路上還有被砸爛的卡車和巨大的石頭。
在小鎮的邊上,就在一輛被巨石砸壞的汽車旁邊,一次塌方將道路徹底切斷。一位母親步行走進山里,把她12歲的兒子找了出來,她說,眼前的一切在孩子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傷口。他們身后的景象仿佛地獄。她說那里尸體在腐爛,學校坍塌,道路被掩埋,一排排的民房被毀壞。
但是,這種情形沒有嚇倒兩位朋友,他們乘火車、坐汽車、最后步行來到這里幫助汶川地震的災民。他們穿著印有“我愛中國”的上衣,堅定地走向了地震災區的中心。
從約300公里以外的自貢趕來的3 6歲的中學物理老師吳廣雷(音)說:“我們看到災難的新聞后,決定來提供幫助。”28歲的吳向平(音)是從北京一家廣告公司請假后加入賑災工作的,他說:“我們中國人越來越團結。因為這次事件,國家的士氣也高漲了。”
中國人和外國人都在感嘆:中國原來是這樣!他們這些簡單的觀察帶著一種希望和自傲的感情,集中代表了中國作為一個國家在過去兩周里感悟到的一切。
令人深思的是,這個國家展現出一副充滿悲憫的畫面,這可能是以前預料不到的,千百萬的中國人排起長隊,捐出錢、食品和衣物。數萬人請了假,離開他們的家人沖到災區幫助他們的同胞。通往災區的道路上擠滿了私家車,上面掛著寫著“抗震救災”、“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字樣的條幅。
交通無比擁擠,政府不得不封鎖道路讓一些志愿者回去。在一些受災的市鎮,捐來的衣服堆起足有兩米高。幾天之內,該國原來不習慣慈善事業的私人企業捐出的資金超過10億美元,而且還在增長。
這種井噴式的支持是一個啟示。在這次人道主義危機中,一種新的自我意識覺醒了,人們認識到了中國人的同情心和慷慨精神。這是一種集體頓悟,整個民族突然間意識到,在20年的經濟繁榮中,他們改變了多少,以及一些改變是如何朝好的方向發展的。
當然,當國家狀況不再那么緊急時,中國將回歸其熟悉的方式。但是有一種根本性的東西改變了。人們對普通中國人更有信心了,可以信任他們擁有建立一個更具美德的社會的能力和責任感,以及促使政府給予其權利這么做的意愿。例如,大多數志愿者都是第一次活動,很多人說,他們將來愿意為社區做更多事。
這里的人民不僅懂得如何哀悼,而且懂得如何給予,中國的“公民精神”并未缺失。
即使是北京的批評者也對中國對地震的迅速反應表達了欽佩。轉過來看,中國一些最為排外的博客作者驚嘆于世界向中國表達的同情、提供的捐款和物資,以及派出的搜救隊伍、醫生和其他人員。
一位駐北京的西方高級外交官說,“現在,很多人在為中國人加油,希望他們在奧運會上有好的展現。這對中國的自信心和它對自己國際地位的看法是非常重要的”。
這場危機中的最重要一刻是5月19日下午2點28分,地震后的整一周。全國停止了三分鐘。這場全國性的悲情宣泄讓人們不再相信中國缺乏“公民精神”這種觀念。
在幾周的時間里,中國讓人們看到,這里的人民不僅懂得如何哀悼,而且懂得如何給予。善款不僅僅來自私人企業和富人,很多捐款的人是窮人,他們做出了很大的犧牲。
5月19日,北京的中國紅十字會辦公室前,63歲的梁寶英(音)耐心地排著隊。她拿著一個信封,里面的錢相當于287美元———這是她一個月的退休金。梁滿臉淚水,她說她不能再看電視上地震的新聞了,那太傷心了。她說:“我認為這是全國的悲劇,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只能給予。”
成千上萬的人做得更多。據報道,大約有20萬志愿者從中國各地趕往地震災區,提供食品、帳篷和醫療救助,他們的車隊有時在四川省狹窄的山道上造成擁堵。私人的援助形式很多———從內蒙古運來的牛肉,從深圳運來的睡袋,從重慶運來的建筑材料,還有幾百萬瓶礦泉水和大量方便面。
國家媒體報道志愿者工作的熱情與報道12萬解放軍和武警救援工作的熱情一樣大。電視臺和電臺24小時報道,報紙出版了特刊。這次報道的成熟度與自由度同樣令人吃驚。
救援行動中最受廣泛贊譽的是政府反應的速度和規模。這主要是因為這個國家的總理溫家寶,在地震后的兩個小時內,就坐上飛機去了災區,在隨后的4天里,中國的電視不斷出現他的畫面,他動員救援力量,幫助幸存者,甚至哽咽。
一則典型的網上留言寫道:“我看見溫總理在災區的畫面后忍不住哭了,有這樣好的領導人,我感到很安全。”這樣的贊譽將會讓黨的體系感到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