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消息:據(jù)美國《星島日報》1月29日報道,2007年是中國大陸華裔在美國硅谷最活躍的一年,尤其是在移民權益、政治參與度上史無前例地邁出了一大步,因此成為硅谷大陸華裔融入美國社會、爭取移民權益、尋找歸屬感的重要里程碑。
2007年8月成立于硅谷的“合法移民協(xié)會”(LIA),主要是由一群在美國沒有投票權、沒有永久居留權的大陸留學生組成,在有限的空間內(nèi),從爭取移民權益開始,積極介入美國政治,并迅速發(fā)展成一個全國性組織,在各地引起了很強的參與感。
由于大陸新移民在語言、教育程度、對西方社會認知度高等方面的優(yōu)勢,“合法移民協(xié)會”做了很多華裔移民權益團體從未有過的嘗試:舉行大規(guī)模游行,聘請專業(yè)顧問游說國會議員,甚至第一次將大陸新移民的聲音帶進了國會山的聽證會。《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圣荷西信使報》等主流媒體都進行了相關報道。
新移民政治旗手
和很多大陸工程師一樣,蔣明(音)在2000年赴美留學,然后在2004年畢業(yè),之后在硅谷工作、申請綠卡。2007年6月,他遞交了140申請,這是綠卡申請的第二步。之后,美國國土安全局公民與移民服務處宣布所有符合條件的綠卡申請人都可以遞交485申請,也就是說,蔣明的綠卡有望了。
可是面對紛飛而來的遞件,2007年7月初,移民局忽然宣布停止485調(diào)整身份的綠卡申請收件。蔣明和其他大陸科技移民一樣憤怒和反彈,并且終于走上街頭,發(fā)出吶喊。由此,新移民們展開了有組織、有系統(tǒng)、有計劃的爭取權益活動。
7月7日,12位大陸工程師和家人在圣荷西市中心示威,向社會發(fā)出了硅谷大陸人第一次的聲音:合法移民能保持美國競爭力。
在多方壓力下,移民局在7月17日放棄了不合理的政策變動。受到這幾次自發(fā)抗議成功的啟示,另一位來自大陸的工程師羅伯特和蔣明一起注冊創(chuàng)立了非營利組織“合法移民協(xié)會”。
大陸新移民的優(yōu)勢是教育程度普遍比較高,因此一旦采取行動,起點和層次較高。協(xié)會的目標明確,致力于游說國會議員,推動眾、參兩院改革移民政策,通過有利于華人移民的新法案。用兩位創(chuàng)始人自己的話說,“合法移民協(xié)會”是華人新移民的政治旗手。
從綠卡問題入手
羅伯特說,大陸新移民由于沒有投票權和綠卡,對美國政治不是特別關注,并且因為缺乏參與公益事業(yè)的傳統(tǒng),對社區(qū)和群體利益沒有興趣和投入,他本人也是如此。但是,從大陸新移民最關心的綠卡問題開始,大陸新移民意識到,由于華裔參政時間非常短,沒有政治聲音,也就沒有政治力量,因此在國會根基薄弱,影響力小,華裔的利益自然就不受重視。
在協(xié)會成立后,硅谷大陸新移民紛紛加入?yún)f(xié)會郵件群,了解活動新動向。洛杉磯、紐約、西雅圖、華盛頓、底特律、奧蘭多、波士頓、芝加哥、達拉斯等地的華人也紛紛響應,成立了分會,這些城市都是高科技公司林立或者傳統(tǒng)華裔集中地區(qū)。
9月18日,協(xié)會再次出擊,在華盛頓組織了一次引起主流關注的大游行,參加人數(shù)上千。這次中印技術移民的游行和游說活動,是為了從根本上解決綠卡名額供求失衡、申請周期過長的問題,推動國會增加綠卡名額。
羅伯特和蔣明一致認為,光游行而不深入到國會中去,是從外而內(nèi)的一種做法,不如內(nèi)外同時展開效果好。因此,協(xié)會在廣大華裔新移民中展開籌款活動,協(xié)會聘請兩位政治顧問對國會進行游說。
羅伯特表示,從捐款就可以看出,其實新移民對移民政策的參與熱情是很高的。他認為,對于新移民來說,參政是很尷尬的一個狀況,沒有投票權就沒有人會重視你們的權益,但現(xiàn)在既然發(fā)現(xiàn)了有效途徑,就讓新移民從爭取移民美國的權益開始,踏入影響美國政治的開端。
逐漸走出小圈子
大陸新移民團體在硅谷的歷史并不長。由于根基淺,大陸新移民一直以來沉浸在建設個人生活的氛圍中,并且硅谷的大陸新移民平均教育程度高,職業(yè)集中在科技領域,由于背景類似,他們在思想和生活方式上有很多的共性,交流也在同一個小圈子中,外界看起來這是一個安靜無聲的群體。
十年來,硅谷大陸團體雖然不少,但是走過的是一段沉默的道路,鮮見于當?shù)孛襟w的報道,只是在大陸工程師中活躍。但大陸社團也正處在轉型期,從單純的聯(lián)誼、專業(yè)技術團體,將視野放得更大、更高、更廣,公益、環(huán)保、教育、科技、創(chuàng)業(yè)、政治都是大陸新移民日漸重視的內(nèi)容。
大陸新移民已經(jīng)逐漸走出建立個人生活的小圈子,但對社會事務的參與度依然偏低,其中有非公民、無投票權、根基淺、為生存掙扎、無歸屬感等各種原因。
對此,合法移民協(xié)會的創(chuàng)始人蔣明說得好,我們在有限的空間內(nèi),依然是可以有所作為,最重要的是態(tài)度和社會參與意識要跟上,華裔對社會事務的參與態(tài)度將直接影響到下一代,否則華裔在國會形成影響力的進程將會延遲到三四代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