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中國年輕人是搖滾的未來?(作者 BEN SISARIO/編譯 邢濤)
如同在全世界的其他地方,美國紐約搖滾樂隊Yeah Yeah Yeahs的凱倫(Karen O)在北京海淀公園的露天舞臺上,冒著雨以狂野、未來派的裝束進行了表演。她向一萬名被泥濘浸濕的樂迷大喊大叫,用氣喘吁吁的普通話“謝謝你”來感謝他們。
在那之前幾天,來自紐約布魯克林的說唱者塔利·魁力(Talib Kweli)也現身了。而上周末,說唱搖滾巨星“林肯公園”組合在上海演出,演唱會的票全部賣完,觀眾多達2.5萬名。
這些樂者屬于一股日益高漲的西方藝術潮流,而這股潮流要沖破中國龐大的新娛樂市場。中國市場一度在很大程度上對外國音樂封閉,如今正逐漸放松限制,并成為流行樂全球地圖的一片關鍵領土。美國威廉莫里斯經紀公司的格魯斯賴特表示:“人人嘴里都念叨著中國,那里有13億人,而且它正變成一個更富裕的地方,你怎能忽視它呢?”
對西方音樂產業而言,中國混合著新的挑戰和挫折,那里CD盜版猖獗,旅游基礎設施并不完善。盡管有種種障礙,但商業潛力令中國魅力沒法擋,現場表演、手機鈴聲等商品和技術可以在這里賺錢。如今中國的各個城市頻頻出現在國際藝人的巡回路線上:今年加拿大搖滾女歌手艾薇兒和紐約噪音團體音速青年都在中國進行了表演,還有一些不知名的搖滾樂隊乘火車進入二級城市表演。
“林肯公園”已在東南亞巡演過,但該組合認為它在中國的首個演唱會是個特別有利可圖的機會。經紀人阿富林表示,這場表演可以讓樂隊進入全新的陣地。演唱會票房達75萬美元,以每張票來計算,大約等于該樂隊在美國巡回表演的票價。
但對于大多數快速城市化的、可支配收入增加的中國觀眾來說,對外國音樂可能并非極端渴望。來自臺灣和香港的流行歌手仍在這里占據主導,中國人對搖滾的關注相對較少。
中國搖滾在互聯網到來的時代獲得第二次生命,新音樂通過網絡淹沒了中國年輕人。為了利用這個新興的市場,國際巡回表演和錄制產業近幾年在中國建立據點。威廉莫里斯2004年在上海開了辦事處。
樂隊在中國巡回演出時總面臨著種種障礙。Yeah Yeah Yeahs準備演出時,他們調音花費的時間比平常要長——凱倫嘆氣表示“10個,12個,15個小時”,因為當地工作人員的專業水準較低。
但在演唱會后,樂隊在巨大的舞廳慶祝,他們認為演出是成功的。吉他手尼克·齊恩(Nick Zinner)表示在中國演出是樂隊渴望多年的事情,當被問及原因時,他瞪大眼睛,看著那群衣著體面的年輕中國人說:“他們是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