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鋪就亞歐新通途(共建“一帶一路”)
8月21日,隨著中歐班列(西安—漢堡)從西安國際港站開出,今年以來中歐班列累計開行達1萬列,較去年提前10天破萬列。
今年7月,作為中國首條中歐班列線路,中歐班列(重慶)開行也突破1萬列。2011年3月,首列重慶至德國杜伊斯堡的國際聯運列車探索開行,開啟了中國“鋼鐵駝隊”跨越亞歐大陸的不間斷旅程。
作為跨大洲、長距離、大運量、全天候、綠色低碳的新型運輸方式,中歐班列是中國參與全球開放合作、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載體。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歐班列實現逆勢增長和安全穩定運行,有力保障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彰顯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強大生命力,不僅加強了亞歐大陸的互聯互通,而且帶動了亞歐大陸兩端區域整體發展,造福了沿途各國人民。
“朋友圈”越來越廣——
“一個真正實現了攜手合作、共享共贏的重要平臺”
德國杜伊斯堡港DIT貨運場站,是中歐班列在杜伊斯堡的終點站。在這里,一個個標有“中歐班列”的集裝箱被機械臂輕輕夾起,整齊地碼放在指定位置,等待下一步運輸。集裝箱里,是中歐班列帶來的電子產品、機械零件、日用百貨等商品和中間產品。中歐班列的到來,有效拉動了當地交通運輸、倉儲、批發零售、租賃商業和服務業等產業需求,為杜伊斯堡增添了新的活力。
杜伊斯堡港口集團數據顯示,2021年,其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8.9%,凈利潤增長超30%。其中,與中國相關業務持續發展,當年往返于杜伊斯堡和中國城市之間的中歐班列達到單周最高70列,創下杜伊斯堡港中歐班列運輸量新紀錄。杜伊斯堡港口集團首席執行官馬庫斯·班恩表示,中歐班列發展迅速,勢頭良好。德中之間的成功合作令雙方受益,期待今后不斷拓展合作。
杜伊斯堡港的繁忙景象是中歐班列迅速發展的縮影。作為共建“一帶一路”重要成果,中歐班列踐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發展跑出“加速度”——
開行規模不斷擴大。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1年,中歐班列年開行數量由1702列增加到15183列,年均增長55%。連點成線,織線成網,目前,中歐班列已鋪畫了82條運行線路,通達歐洲24個國家200個城市,形成新時代亞歐陸路運輸的骨干通道;
運行品質不斷提升。綜合重箱率由2016年的77.2%提升至2021年的98.1%,全程運輸時間由開行之初的24天壓縮至目前的最短12天。運行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運輸貨物品類不斷豐富,已涵蓋汽車整車、機械設備、電子產品等53大門類、5萬多個品種,貨值累計近3000億美元,成為暢通中歐貿易的“穩定器”和“加速器”;
運行保障機制不斷完善。中方發起成立了中歐班列運輸聯合工作組,推動形成和簽署一系列中歐班列運輸合作辦法。在全球遭受疫情沖擊、產業鏈供應鏈面臨壓力之時,中歐班列克服全球流通不暢、運力不足的困難,向各國運送當地急需的短缺物資,為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推動世界經濟復蘇作出了積極貢獻。
今年以來,中歐班列不斷拓展新線路——中歐班列成渝號(綿陽)首次開行,中歐班列(長沙)開辟拉脫維亞新線路,中歐班列長安號開通跨里海、黑海班列……從中國重慶、西安等內陸城市到青島、廈門等濱海城市,從荷蘭蒂爾堡、德國杜伊斯堡等傳統貿易重鎮到波蘭羅茲、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等新興商貿物流樞紐,一列列中歐班列猶如一條條金色的絲線,將亞歐大陸的一座座城市連接起來,古老的絲綢之路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和活力。
“中歐班列不僅提升了陸路運輸在歐亞大陸物流線路中的重要性,更推動了歐洲跨境電商等全新貿易方式的發展。”捷克社會科學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赫魯貝克認為,從中國角度來看,中歐班列讓中國內陸城市成為對外開放的新前沿,“打造出一個真正實現了攜手合作、共享共贏的重要平臺”。
凝聚力越來越強——
“傳遞了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力量”
面對疫情困擾,中歐班列迎難而上,成為保障多數沿線企業生產的“生命線”、滿足沿線民眾消費需求的“補給線”、支持沿線國家抗疫的“友誼線”。
在哈薩克斯坦阿魯爾汽車工業集團生產基地,疫情防控期間,中歐班列的正常運行保障了企業的正常生產,讓企業和工人避免了停工和失業的風險。阿魯爾集團下屬的薩雷阿爾卡汽車工業公司總經理謝梅巴耶夫說:“疫情導致許多國家汽車生產企業暫停了部分甚至全部生產活動。得益于中歐班列的正常運行,中國企業第一時間從中國發出汽車零部件,為我們不間斷生產提供了重要保障。”
中歐班列是沿線國家和地區攜手抗疫的重要抓手。中國將防疫物資運輸納入中歐班列重點保障范圍,充分發揮其速度快、運能大、安全高效等優勢,優先保障國際合作防疫物資運輸,實行優先承運、優先裝車、優先掛運,做到快裝快運、應運盡運,中歐之間架起了一座“生命橋梁”。截至今年6月底,中歐班列累計發送防疫物資1417萬件、共計10.9萬噸,生動詮釋了守望相助、休戚與共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中歐班列順利運行,展現出鐵路運輸的顯著優勢。中國用實際行動傳遞了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力量。”法國國營鐵路公司下屬法沃迪集團中歐鐵路運輸總監旺德佩龐說,中歐班列將醫療物資和生活必需品源源不斷運往歐洲,緩解了各國抗疫物資緊缺的局面,為各國攜手抗疫提供了物資保障。
匈牙利艾可物流公司總裁科瓦奇·阿科什說:“近年來,海運和空運成本大幅提升,中歐班列對小商品貿易尤其是跨境電商來說有著獨特優勢。目前通過中歐班列,跨境電商每公斤貨物的運輸成本約為空運的1/5,運時約為海運的1/3,有效節約了企業的物流和時間成本。中歐班列在未來歐亞大陸的供應鏈中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吸引力越來越大——
“我們都因共建‘一帶一路’而受益”
6月底,中歐班列沿線一座新的多式聯運鐵路場站在波蘭扎莫希奇投入運營。此前,扎莫希奇場站的鐵路轉運處理能力僅為2000標箱,設有兩條700米長的寬軌和標準軌。如今,這里的運力已經提升至15萬標箱,還鋪設了兩條新的900米長寬軌和標準軌,不僅帶動當地相關物流產業發展,也為釋放其他繁忙口岸的壓力提供了優質替代方案。
扎莫希奇場站的建設與另一座波蘭邊境小城馬拉舍維奇的發展息息相關。由于中歐班列在扎莫希奇設站,如今的馬拉舍維奇已聚集了數十家物流公司,一舉成為波蘭最大的鐵路轉運站和歐盟重要的物流集散地。2021年11月,波蘭政府批準了投資總額超30億波蘭茲羅提(約合48.4億元人民幣)的馬拉舍維奇場站改造項目,計劃將現有的貨物運輸能力再提高3倍。“馬拉舍維奇現在每年為波蘭國家財政作出重要貢獻。”馬拉舍維奇場站負責人克里斯托弗·拉萬涅克說,“我相信改造項目將極大提升波蘭在歐洲市場的競爭力,進一步提升波蘭在共建‘一帶一路’合作中的重要性。”
中歐班列為沿線城市帶來了新氣象,也為沿線國家進出口貿易創造了新機遇。在陜西西安國際港務區進口商品直營店,搭乘中歐班列而來的歐洲牛奶、紅酒、食用油等特色商品琳瑯滿目;在浙江寧波中東歐國家特色商品館,中東歐國家的巧克力、蛋糕、果醬等走上超市貨架,備受消費者青睞;在中歐班列(重慶)的起點團結村中心站,從歐洲返回的列車將俄羅斯的肉制品、哈薩克斯坦的面粉等源源不斷地運到中國,再分撥至全國各地。
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達11.6萬億元,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1384.5億元,一批民生領域援助項目落地見效。意大利洛倫佐·梅迪奇國際關系研究所專家法比奧·馬西莫·帕倫蒂認為,自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相關國家和地區在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碩果累累,向世界證明了共建“一帶一路”的價值和意義。
波蘭阿格羅斯托普公司總裁茲季斯瓦夫·安德羅休克感慨道:“在物流行業工作30多年,我能感受到中歐班列給物流和貿易行業帶來的巨大變化,通過中歐班列往返于中國和歐洲的集裝箱不斷增多,我們也獲得了發展機會。事實證明,中國發展了,我們也會發展,中國和我們都因共建‘一帶一路’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