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危機暴露美國成堆問題 “疫情之前弊端早已根深蒂固”
近日,波及全球的供應鏈危機已經讓多國出現商品短缺、物價上漲現象,其中,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再次成為全球焦點。
隨著美國多個港口積壓的貨物越堆越高,越來越多行業拉響了供應警報。在此壓力下,美國總統拜登下達了一個“90天沖刺”任務,打算與港口、物流公司以及零售商合作加快貨物流動。但經濟學家警告,產品短缺現象可能將持續到2022年下半年甚至是2023年初!
△美國知名網絡雜志《SLATE》報道截圖。報道說,專家們對拜登政府是否真的能在幫助美國擺脫供應鏈危機有所作為表示懷疑,因為美國的供應鏈問題不僅僅出現在物流領域。
眼下,美國大眾最擔心的是商場里貨架空空的慘狀會不會延續到年底的節日假期。但頭腦更冷靜的專家們卻看到了這場供應鏈危機暴露出的諸多美國固有弊端。
抗疫失敗 用工荒難解
供應鏈指的是將產品生產出來并交付到消費者手中所需的一整套商業和運營網絡。這一鏈條中的環節包括零部件的制造、勞動力的供應以及跨越國界和海洋的貨物運輸等等。但在如今的美國,鏈條上的每個環節都出了問題,其中最“要命”的,就是疫情持續以及政府抗疫不力造成的嚴重勞動力短缺。
△美國廣播公司(ABC)報道截圖。經濟學家認為,造成供應鏈危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越來越多工人(倉庫工人、卡車司機等)的辭職。
美國勞工部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8月美國的辭職率創新高。據統計,美國8月的總離職人數約600萬人,其中辭職人數430萬,辭職率達2.9%,創美國勞工部2000年開始跟蹤這一數據以來的最高紀錄。
△《華盛頓郵報》報道截圖
多數專家認為,這種大規模辭職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雅虎新聞網報道:“大辭職”最常見的一種解釋是“工人們累壞了”。
一些專家認為,疫情還對美國人的工作觀念產生了更根本、更持久的影響——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工人們的悲慘遭遇以及雇主的冷漠,導致數百萬人不再像以前那樣看待工作的重要性了。
欠賬太多 老舊基建掉鏈子
美國“政客”新聞網近日刊登的評論文章認為,這次供應鏈危機實質上反映了美國物流基礎設施的長期落后。
△美國“政客”新聞網文章截圖。文章說,美國的物流系統正被愚蠢的政策所困擾,效率極低。
的確,近兩年來在美國頻繁上演的寒潮癱瘓電網、公寓樓倒塌等民生悲劇已經暴露了美國多年基建欠賬的惡果。
今年3月,美國國內評估基礎設施現狀最權威的機構——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ASCE)發布四年一次的評估報告說,由于聯邦政府多年來的不作為,美國的基礎設施狀況每況愈下,今年的總體評分是“C-”,即“有重大缺陷”的“平庸水平”。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截圖
盡管此次評分只有可憐的“C-”,但卻是20年來美國基礎設施狀況得分首次超過D!
△CNN報道截圖
報告認為,美國面臨的基礎設施資金缺口高達2.59萬億美元。ASCE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的評分仍然沒有達標,“如果我們不采取緊急行動,未來將面臨巨大的經濟損失,我們的生活質量將進一步下滑”。
盡管拜登提出了“大手筆”基建計劃,但在黨爭現實下,計劃直到現在仍在國會扯皮。正如《財富》雜志的評論文章所說,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協調一致并且舉國努力。
△《財富》雜志報道截圖。報道舉例指出,“得克薩斯州癱瘓的電網、密歇根州弗林特的有毒飲用水、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的橋梁倒塌等等并不是孤立的問題,而是整個制度的失靈”。
疫情之前 問題早已根深蒂固
此次供應鏈危機的出現除了上述原因,美國近來變本加厲的對外關稅戰也早已為今天的困境埋下了伏筆。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鳳英表示,美國想要可持續地解決供應鏈問題,關鍵在于要對供應鏈和產業鏈進行調整。
陳鳳英:“這場危機能看出來,制造業對一個國家是非常重要的,美國就出現了問題。首先必須要保證基本的國內需求,其次必須要保證供應鏈的安全。這個問題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下,給大家都敲響了警鐘。”
隨著年末假期的臨近,美國人渴望消費,需求繼續增長。但在供應方面,問題正在加劇,原因則超出了疫情的范圍。
《奧斯汀美國政治家報》援引南加州大學教授維亞斯的觀點認為,早在拜登政府上臺和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出現之前,這次疫情期間凸顯的問題就早已根深蒂固。維亞斯說,“這種病態表現,是40年來目光短淺、視野狹窄導致的災難性失敗”。
△《奧斯汀美國政治家報》報道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