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走對抗中國的老路將把美國引向災難”
環球深觀察丨“繼續走對抗中國的老路將把美國引向災難”
50年前的1971年4月10日,小小乒乓球拉開了中美關系改善和發展的歷史序幕,并進而推動了世界形勢的積極發展演變。
50年后的今天,中美關系再次處于關鍵時刻,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推動中美關系重回可預期、建設性的軌道,構建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大國相處模式,已經成為全世界的普遍期待。
然而就在此時,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民主黨參議員鮑勃·梅嫩德斯卻拋出了旨在“抗衡中國影響”的所謂“2021年戰略競爭法”草案,要求拜登政府采取與中國進行全面“戰略競爭”的政策。
相對于此前拜登政府宣稱的“該競爭時競爭、能合作時合作”的對華戰略,這一擬議中的新法案引起了多方關注和警惕。
50年后的逆流:要與中國“全面競爭”?
這份由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國會參議員共同炮制、長達283頁的法律草案通篇著眼于未來幾十年美國與中國的競爭與較量——
●優先向所謂“印太地區”提供軍事安全援助,并加強與地區盟友和伙伴的軍事聯系;
●加強與盟友在軍控領域的協調合作,共同面對中國的軍事現代化和所謂的“擴張”;
●重點反擊和對抗所謂的中國“掠奪性國際經濟行為”;
……
事實上,這份法律草案甚至還沒有經過美國會參議院外交委員會的審議。但這絲毫沒有影響西方反華勢力對它的熱情。
一些西方媒體將其視為美國“兩黨對華強硬態度”的又一次展現。甚至有美媒夸張地宣稱,該法案“可能正式拉開美中全面戰略競爭的帷幕”。
美國政府的表態也頗耐人尋味。美國務院發言人內德·普萊斯稱,在制定任何對華政策時,美國國務院都會全程與國會磋商。“與中國的競爭是拜登政府面臨的最重大的競爭。只有在國會贏得兩黨支持,我們才會獲得最大的成功”。
“特朗普時期美國對華戰略的延續”
就在該法案內容被拋出的同時,美國商務部剛剛宣布將7個中國超級計算機實體列入“實體清單”。而此前不久拜登政府公布總額超過2萬億美元的基建計劃時,“贏得與中國的競爭”也被煞有介事地列為主要理由之一。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所助理研究員張騰軍認為,由美國一些參議員最新炮制的所謂”戰略競爭法”草案實際上是特朗普時期美國對華競爭戰略的延續。
張騰軍:“戰略競爭法”草案基本上與美國國內當前的對華關系氛圍相一致。它標志著拜登執政之后,美國將延續對華戰略競爭政策,并且希望有一個系統性的對華戰略競爭策略。這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美國兩黨的對華共識。
新加坡外交學者馬凱碩在《全球亞洲》季刊上發文指出,眼下華盛頓一邊倒的共識是:即便特朗普在其他所有問題上都錯了,在對華問題上也是對的。但現實是,特朗普的對華政策損害了美國的地位,卻并未對中國造成實際傷害。
文章強調,“如果拜登政府繼續走特朗普對抗中國的老路,將把美國引向災難”。
美國國內一些有識之士也看到,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已經造成57萬多人病亡,且疫情仍在持續發展;加之美國內政治分裂、種族矛盾不斷以及基礎設施破敗,這都決定了拜登政府應優先治理國內問題。
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沈逸認為,美國會參議院提出這份法律草案的背景以及美國當下的政治環境都非常扭曲,其得出的結論和對中美未來關系的定義更是完全錯誤的。
沈逸:在這種基礎上形成的戰略認知以及所要維護的目標、采取的手段,能不能適應時代需求、符合當今美國的國家利益,是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