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10年增長被終結 德國經濟經歷“極其困難”的一年
連續10年增長被終結,2020年GDP下降5%——
德國經濟經歷“極其困難”的一年
本報駐柏林記者 謝 飛
2020年,對世界經濟而言是極不尋常的一年。大范圍的封鎖措施、遭受重創的航空旅游等行業、創紀錄的政府補貼和規模龐大的經濟紓困計劃,成為去年世界各國經濟政策制定者面臨的挑戰。
德國作為歐洲經濟的“領頭羊”,也經歷了極其困難的一年。近日,德國聯邦統計局公布了2020年宏觀經濟數據:2020年德國GDP較2019年下降5%,德國連續10年的經濟增長被新冠肺炎疫情終結。
各經濟領域均受沖擊
德國聯邦統計局的分析顯示,疫情給幾乎所有經濟領域帶來沖擊,其中制造業和服務業受到的沖擊尤其嚴重。數據顯示,去年占德國GDP四分之一的制造業同比下滑9.7%,其中加工類企業下滑高達10.4%。由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封鎖措施,服務業受到嚴重沖擊,貿易、交通、餐飲行業較2019年下滑6.3%,明顯高于宏觀經濟總體跌幅。
從數據上看,德國2020年經濟下滑基本在政府、研究機構和央行的預測區間之中。根據專家估算,2021年第一季度德國經濟將繼續小幅下滑。
為了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德國政府去年出臺了一系列重磅經濟紓困政策。從降低申請短時用工制度門檻、提高短時用工工資到降低增值稅以刺激消費,再到對企業實施巨額補貼,根據聯邦財政部去年10月份的估算,德國政府2020年和2021年為應對疫情的總支出將高達15000億歐元。隨著又一波疫情的到來和去年年底開始的第二輪封鎖措施,這筆支出還在不斷增加。但是德國政府連續多年實現財政盈余,并嚴格將公共債務保持在較低水平。正是得益于多年來健康的財政狀況,德國政府對企業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救助頗有“底氣”。
疫情“嚴冬”中的生機
盡管當前經濟仍面臨巨大的下行壓力,但制造業和對外貿易持續回暖,給疫情“嚴冬”中的德國經濟帶來了生機。自去年夏天開始,隨著當時疫情的緩解和封鎖措施的解除,德國開始全面復工復產。全球范圍內需求回升,德國制造業企業訂單數持續增加。專家預測,2020年第四季度德國制造業有望實現4%至6%的環比增長。
汽車行業作為德國制造業的晴雨表,去年第四季度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相關數據顯示,去年12月德國新機動車注冊數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9.9%,表明德國國內汽車消費在逐步復蘇。這不僅是德國汽車工業在疫情下釋放出的一個積極信號,也反映出德國居民個人消費和企業投資在疫情持續近一年后逐步顯示出積極的發展態勢。
與此同時,在新一波疫情中,德國政府采取了相對寬松的防控措施,盡可能使經濟保持運行,除服務業外,其他行業基本沒有“停擺”,制造業作為德國經濟的支柱產業還在逆勢持續回升。專家分析指出,德國經濟今年仍將有所好轉。
對華貿易逆勢上揚
毫無疑問,過去的一年德國經濟遭受重創。但得益于長期保持穩定增長,憑借健康的財政狀況和穩定的債務水平,德國政府得以在經濟紓困方面擁有足夠的空間施展拳腳,最大程度地救助德國企業,確保就業穩定。但應當看到,伴隨世界經濟陷入衰退,以對外貿易為重要支柱的德國經濟將在一段時間內面臨全球需求下降、市場萎縮的困境,這將是德國經濟面臨的最嚴峻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國對主要貿易伙伴貿易量萎縮的同時,中德之間的貿易額卻保持了穩定增長。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數據,去年11月,德國對華出口同比增長14.3%,逆勢上揚。德國企業對疫情下深耕中國市場報以極大希望,不少德國企業將中國看作疫情之下德國經濟的希望。
進入2021年,德國疫情防控壓力不減。德國政府目前正在醞釀出臺更嚴格的防控措施,短時間內解除封鎖希望渺茫。全球大部分地區尚未走出疫情的陰霾,世界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與不確定性仍然很高。德國政府和全社會還需付出更大的努力,嚴格遵守防疫措施并加快疫苗接種進度,盡快控制疫情,方有可能重新恢復社會經濟正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