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電(記者劉秀玲 王可佳)自日本神戶制鋼所8日承認篡改產品數據、以次充好后,目前已知豐田、日產、馬自達等眾多日本汽車制造商以及三菱重工等200多家企業受到波及。
在日本“小長假”結束后的第一個工作日,丑聞影響迅速顯現。東京股市10日開盤伊始,神戶制鋼所股票就遭到拋售,隨后跌停。截至10日下午收盤時,神戶制鋼所股價較上個交易日大跌21.93%。
在東芝虛報利潤、高田安全氣囊問題曝光后,神戶制鋼所篡改數據給日本制造業信譽再添重重一擊。
【丑聞誕生的土壤】
從三菱汽車油耗造假、東芝公司虛報利潤到高田安全氣囊的安全危害,本是戰后日本的驕傲并賴以生存的制造業,如今卻頻頻作為丑聞主角登場。甚至有人感嘆,日本制造已經跌落神壇。
對此,日本立正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苑志佳直言,制造業問題頻出的根源在于日本制造業內部的金字塔型分工。
“制成品企業在塔尖,材料和零部件供應商在塔底。長期以來,最終制成品企業習慣于以犧牲材料和零部件供應商的利益來追求自身的產品換代,要求材料和零部件供應商在技術和成本上跟進。而進入本世紀后,雖然工業制成品技術革新日新月異,但供應商們卻越來越跟不上龍頭企業的節奏。開發新材料等需要巨大投入,而這些企業已不堪重負。”他說。
日本汽車行業智庫現代文化研究所主任研究員吳保寧指出,日本制造業暴露出的問題源于三方面因素:第一,對制造業從法律和標準上加強管理,提高了制造業的成本;第二,材料、零部件供應商背負著來自下游企業的巨大降低成本的壓力;第三,企業內部利益驅使,強調創利創收,忘記和忽略了企業的社會責任和遵紀守法。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