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外長斯瓦拉吉23日在聯合國大會發言時尖刻指責巴基斯坦,她說,在獨立70年后,當印度成為世界的IT大國,培養出工程師和醫生時,巴基斯坦卻被視作僅出口恐怖主義的工廠。她的這番話席卷了印度社交媒體,印度網民稱贊其“強硬”“偉大”“難以置信”。但巴基斯坦媒體則批評說,這樣的說法“惡毒、憤怒、充滿敵意”。
斯瓦拉吉還被印媒認為不點名地批評中國沒有支持將巴基斯坦“穆罕默德軍”頭目馬蘇德列入聯合國恐怖分子名單。她發問:“如果聯合國安理會連恐怖分子的標準都達不成一致意見,如何能一起戰斗?”
這位女外長宣揚了印度的悲憤、正義和偉大,并斥鄰國愚蠢、丑陋,她好像深深沉浸在自己的描述中,并且把她的整個國家都搞得激情澎湃。
當印度人如此深信自己的正確和鄰居的錯誤時,特別是當這種認識同印度還有能力在建國70年后“培養出工程師和醫生”的超級民族自豪感凝聚在一起時,問題就更糟糕了。一個自視“白富美”,而視他人都是“黑矮銼”的國家是很難就沖突產生妥協精神的。
印度經常展示自己做世界大國的雄心,但它與巴基斯坦“死磕”的態度與印度龐大的國家使命顯然不相符合。民族主義在印度輿論中熊熊燃燒,“印度第一”比特朗普的“美國第一”還要堅決,如果有時做不到,因為珍惜自己利益而沒有配合印度的那一方就是罪惡的。
巴基斯坦的確有恐怖組織,但支持恐怖主義是巴基斯坦的國家政策嗎?“出口恐怖主義”能給巴基斯坦換來外匯還是榮譽?印度執迷于相信巴基斯坦就是那樣惡毒,這是一個能“培養出工程師和醫生”的“IT大國”該有的思維水準嗎?
更有甚者,印度像在按照“IT邏輯”測算中國的戰略敵意。中國與巴基斯坦友好就是戰略上給印度下絆,中國在洞朗地區修公路就是要威脅印度西里古里走廊的安全,中國“一帶一路”項目落戶巴基斯坦和其他南亞國家是“包圍”印度。印度的利益永遠處在這種計算邏輯的最中心。
最近一些年經濟發展和國際關系的順風順水造成了印度的傲慢,印度看上去已經完全不把巴基斯坦放在眼里,面對中國也不斷趾高氣揚地翹鼻子。對誰都來硬的,周邊國家應當怕它,美歐應當哄它,印度把自己當成了誰都惹不起的“小皇帝”。
其實聰明的印度應當對中國還以友好,對巴基斯坦給予尊重,讓它與中巴回到圍繞糾葛就事論事的狀態。中國根本沒有與印度敵對的意愿,睦鄰政策是中國堅定的周邊外交戰略,與印度對立對中國毫無好處。
也許是中國對世界充滿善意,我們相信21世紀里的其他國家也不會像20世紀的侵略者那樣好戰,熱衷敵對。本世紀的國家矛盾很多是歷史遺留問題,解決起來存在難度,每個國家外交思維往往受到特定制約,沖突的背后都是利益。每一個國家在堅持本國利益的同時,都應該培育自己理解其他國家利益的能力。
如果印度精英從本國中心主義的視角出發,得出巴基斯坦是個以“出口恐怖主義”為業的國家,那么這是政治低能和思維不健全的表現。他們應當看到巴基斯坦為支持世界反恐而做出的努力和犧牲,不把圍繞恐怖主義的糾紛與兩國歷史積怨混為一談。
印度更沒有理由藐視比它強大得多、也更有秩序的中國。它應當汲取洞朗對峙的教訓,走出在中國人看來頗有些奇怪的妄自尊大。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