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3月27日,日本向菲律賓交付了2架TC-90教練機。3月4日,日本還向馬來西亞交付了一艘巡邏艇。
教練機、巡邏艇,這些裝備并不亮眼,但交易的背后卻大有深意。
作為一個受到“和平憲法”制約的國家,日本為何熱衷于對外以多種形式出口武器裝備?作為一個遠離南海的國家,日本為何對東盟國家如此上心?日本對東盟國家的武器出口,前景又如何?
2014年4月,日本政府以促進經濟與和平為由,正式將武器出口三原則改為“防務裝備與技術轉讓三原則”,為武器出口松綁。
盡管新“三原則”仍禁止向違反日本簽署的條約、協議的國家、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的國家和沖突當事國出口武器,但允許日本在“有助于國際和平與合作、有利于日本安全的前提下”出口武器,并且經日本事先同意可以將出口的“”武器用于其他目的或轉給第三方。從實際效果上來說,上述規定大幅放寬了日本武器出口的限制,為日本向東盟國家出口武器提供了依據。
因此,從2014年開始,安倍政府便積極向國際社會推銷日本的防務裝備和技術,有人甚至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比喻成日本當今武器出口的首席“推銷員”。
迄今為止,日本與澳大利亞、印度、英國等均曾就相關裝備出口進行過探討,但日本最為看重、也是迄今動作最大的方向就是東盟。2014年9月,在剛剛通過新“三原則”之后,日本政府便召集東盟國家外交和防務負責人在東京舉行了“防務裝備出口研討會”,呼吁東盟國家提出裝備方面的需求。會議期間,日本防衛省還舉辦了面向東盟國家的防務裝備展覽會,展會以救災和海上安保為主題,展出了探雷器、無線電臺、降落傘等裝備。在2014年的香格里拉對話會上,安倍更是公開表示要向菲律賓、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出售巡邏、監視、救援、運輸、掃雷等武器裝備。
從敏感性低的裝備著手
迄今為止,日本已經與菲律賓、越南、印尼、泰國等就裝備出口進行了談判、磋商甚至已經達成一些協議。日本對東盟國家防務裝備出口主要表現出以下特點:
首先,日本武器出口的對象重點是南海周邊國家,特別是南海聲索國,尤以菲律賓和越南為重中之重。這是日本防務裝備出口推進最快的方向。這些國家與中國存在南海領土與海洋權益爭端,隨著近年來南海問題的升溫,它們迫切希望強化自身海上力量。同時,日本選擇這些國家,也有借此提升南海聲索國海上能力的考慮,以便讓這些國家與中國抗衡,從而緩解在其東海的戰略壓力,并與上述國家結成所謂“海洋聯盟”,擴大日本的戰略影響。為此,近年來日本與菲、越等國先后達成了一些防務裝備出口協議,或正在就此展開磋商。
菲律賓是日本在東南亞最重要的防務合作伙伴,兩國合作也最為深入。早在2012年,日本就提出利用政府開發援助向菲律賓提供10艘巡邏艇。2015年6月,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訪日期間,與日方正式簽署了為菲律賓海岸警衛隊采購10艘巡邏艇的合同。2016年2月,日本與菲律賓簽署《關于防衛裝備轉移和技術合作協定》,這是日本首次與東南亞國家簽署此類協議。協議允許日本向菲律賓轉移防務裝備和技術,規定日本和菲律賓可以進行聯合研究和開發,甚至聯合生產防務裝備。同年5月,日菲兩國又就菲律賓向日本租借5架海上自衛隊TC-90教練機一事達成協議,并于今年3月27日完成首批2架的交付。
越南也是日本防務裝備出口瞄準的主要對象國。日本于2014年8月向越南海警提供了6艘巡邏艇,2016年6月又宣布將向越南提供援助以支持其采購日本更多的新型巡邏艇。2017年1月,日本首相安倍訪問越南期間再次表示將向越方提供6艘全新的巡邏艇。此外,2015年5月,日本與馬來西亞宣布雙方同意就防務裝備和海事安全技術轉讓合作開始談判,日本將向馬來西亞提供2艘巡邏艇。同年3月,日本與印尼簽署一份諒解備忘錄,同意擴大兩國的防務裝備與技術合作。日本有意向印尼提供US-2水陸兩用飛機和預警雷達等裝備。
其次,日本出口或轉讓的裝備側重巡邏艇、巡邏機、雷達等,針對性很強但敏感性低。這些裝備主要是與海上安全有關,顯示日本的主要意圖是強化東南亞各國的海上實力,從而對中國的海上活動進行牽制。而且,由于上述裝備主要用于海上巡邏、偵察、監視等,并非直接用于作戰目的,出口對象基本上是各國海岸警衛隊,敏感性較低,面臨的阻力較小。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