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16年11月17日,美國紐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舉行首次會談,成為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后,會見的第一位外國領導人。
這一次,安倍激動地搶了個“世界第一”。11月17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紐約見到了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雙方交談約90分鐘。安倍成為特朗普當選后會見的第一個外國領導人。
會談后披露的信息并無太多實質內容。安倍表示,相信特朗普是一個值得信任的領導人,若時間允許并有意愿進一步對話,雙方可能會再次會面。特朗普方面則比較謹慎,之前就曾表示由于尚未入主白宮,不便就美日關系發表看法。
“信任”對日本來說格外重要,因為美日同盟關系的基礎就是“信任”,離開了它,這個關系就會東搖西晃。另一方面,所謂缺什么吆喝什么,安倍如此強調“信任”,也凸顯了美日之間到了安倍需要著急忙慌地去確認“信任”的地步。特朗普的當選給美日之間原有的信任加了想象空間。無論是甩掉TPP,還是要讓日本承擔駐日美軍全部費用,特朗普的這些競選語言都讓安倍著急不安,這會對日本緊拉美國遏制中國的戰略來個釜底抽薪,因此他才會不顧自己的“掉價”要趕著去紐約問個明白、討個說法。
安倍的急與他的政策相關。安倍選擇將自己與美國捆綁,借用美國的支撐來遏制中國,同時利用中國的崛起來煽動日本民眾的恐懼感,以改變和平憲法,加速實現日本的政治大國目標。正是這樣一種選擇將中日關系更多地定位于零和游戲,囿于有心無力,日本必須牢牢地將自己定位于美國的“小兄弟”。
特朗普的亞太棋局怎么走,中國也在看。但中國對中美日三國關系的定位心中有數,不僅因為中國對中美關系走向有準確把握,也因為中國在亞太塑造地區和平穩定發展的能力更強。
二戰后亞洲格局的基本態勢是,這一地區一直被外部大國力量所左右,中國和日本從來都沒有成為地區的主導力量。這種局勢由于中國的崛起現在開始發生深刻變化,在中美日的關系中,中國是更為積極主動的能量。
特朗普上臺,美國有沒有可能加入亞投行,并對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設想做出更積極反應,還是未知數。這取決于特朗普如何認識21世紀國際關系的性質,如何認識亞太,如何認識與美國貿易額巨大、同時對美全面關系又受到爭論的中國。
華盛頓與東京的關系會受到它與北京關系的一些影響。通常說來,美日關系有一些確定性,那就是美國推行亞太政策需要美日同盟的杠桿,這一同盟還被看成美國在亞太保持主導地位的基石之一。面對中國崛起而焦躁不安的日本更適合當美國平衡中國崛起的棋子。
特朗普在亞太來個180度大轉彎不太現實,但他會走出幾步新棋卻是完全可能的。這幾步新棋會指向遏制中國的升級,還是指向降低地區緊張、擴大區域合作,以促進美國新的經濟增長呢?到目前為止,后一種可能性至少不比前一種可能性小。
特朗普競選時期傳遞出的理念顯然傾向后者,這也恰恰是安倍高度緊張的。安倍和“亞太再平衡”戰略的效忠者們能打造足夠強大的鎖鏈拴住特朗普的亞太方略嗎?這同樣是個懸念。
安倍在與特朗普紐約會晤之后大概很想給延續“亞太再平衡”戰略吹兩下喇叭,但他沒敢透露會晤實質內容的一個字,人們得不到他與特朗普在戰略上達成一致的任何暗示。他這次去紐約,目的之一就是給日本吃定心丸,讓美國的亞太盟友相信特朗普上臺不會給美國的亞太政策帶來改變。但他沒有做到這一點。從這個意義上說,安倍的紐約之行放了很多“亞太再平衡”追隨者的鴿子。
[責任編輯: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