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僑報網10月31日報道,韓國總統樸槿惠“閨蜜門”事件持續發酵,其精彩程度不輸任何一部大熱韓劇。目前韓國全國上下都炸了鍋,丑聞仍在蔓延升級。民眾支持度跌至歷史最低的樸槿惠,已經接受了身邊幕僚的集體辭職。但韓國民眾并未買賬,而是持續大規模集會示威,要求樸槿惠下臺。在各方的壓力下,這場風波究竟會怎樣收場,這其中還有一些值得關心的疑問。
韓國政治到底出了什么問題?
就在樸槿惠向國民發表致歉講話的前一天,樸槿惠要求成立一個特別委員會,開始討論修改憲法,改變目前對總統任期的限制,并聲稱韓國總統只能擔任一屆的做法已經不符合國家需要。
但樸槿惠這么做的時間點很奇怪,由于韓國法律規定修憲內容不適用于本屆政府,因此樸槿惠即使修憲成功也無法連任。也有分析立刻質疑她的目的更多是為了挽回政治影響力,并幫助所在的新國家黨增加明年總統選舉中的勝算,也緩解自身受到的壓力。
如今看來,修憲的計劃雖然很大可能會“胎死腹中”,但韓國現行憲法下的總統制確實存在很多問題。這次的“閨蜜門”正是印證了這一點:總統權力過大,“心腹政治”和“家臣政治”盛行,這些心腹和“家臣”往往利用與總統的親密關系來為自己牟利,導致權力型腐敗反復出現。
如果回顧韓國歷任總統的結局,便會發現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他們都在執政末期或者卸任之后遭遇“后院起火”。“民主斗士”金泳三侄子金賢哲收取非法資金。金大中次子金宏業大宗洗錢和收受賄賂,幼子金弘杰收受賄賂。金泳三和金大中為此英名最終毀于一旦。以“廉潔自持”著稱的盧武鉉之兄盧建平收取賄賂、卷入政權出售丑聞。盧武鉉羞憤跳崖自殺。李明博之兄李相德則收受銀行賄賂,也身敗名裂。除了李明博,其他前總統們不是死于刺殺或自殺,就是被清算。
同時,韓國新選出的總統則往往會為了顯示與前任的不同,而采取與上一屆政府不同的政策,使得歷屆政府間缺乏政策上的連續性。雪上加霜的是,任期五年且不能連任的規定,又加劇了政策的斷裂性,導致韓國社會、經濟乃至外交、國防等領域的政策經常缺乏前后一貫的原則和繼承性。朝鮮半島局勢復雜多變的表象背后,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韓國國內政治中的博弈和不可測變量。
樸槿惠這次所陷入的困境,可能是韓國民主化以來從未經歷過的嚴重事情。無論這場政治丑聞最終會演變成什么樣,它似乎已經注定持續韓國“政令不能連貫”和“總統卸任后不得令終”的傳統。如此一來,每5年的總統換屆,不僅引發韓國政壇的震蕩,更引發民眾對政府公權私用的擔憂,削弱了民眾對政府的信任。
而到了樸槿惠這一屆,“閨蜜門”算是一個導火索。另一方面,早在今年四月份國會議員選舉后,韓國就出現了“朝小野大”的局面,在野黨占據國會多數,執政黨提出的議案很難直接通過。
韓國現在正面臨內憂外患的困境:內部經濟增長乏力,出口受到限制,大公司丑聞不斷;外部既有朝鮮的威脅,又有美國的施壓,還有中國和俄羅斯的反對,種種問題讓樸槿惠焦頭爛額。
樸槿惠會就此下臺么?
如今樸槿惠的支持率已經跌破17%的歷史最低點,其所在的新國家黨也大受牽連,幕僚集體辭職這一“舍車保帥”的措施也未見成效。民眾呼吁樸槿惠下臺的呼聲仍然一浪高過一浪。如果現在一定要樸槿惠下臺,只有兩條路可走:
一條路是啟動彈劾程序。根據韓國憲法,彈劾總統需要經過三個步驟,首先國會議員要對彈劾動議案進行表決,過半數通過才能提出。其次,彈劾動議案要在提出的24小時后,交由國會再進行表決,這次需要國會議員三分之二多數票表決通過才行。最后一關是憲法法院的審議,需要9名法官中至少6人的表決支持。至此,總統彈劾案才算最終完成。
雖然目前要樸槿惠“走人”的呼聲很高,但如果真要走彈劾程序,這中間的操作難度不小,而且,明年又是韓國的選舉年。很可能讓人產生一種感覺,反正明年都要選舉新的總統,也就沒必要現在就讓總統下臺了。
另外一條路是樸槿惠自己辭職。樸槿惠看來現在并不打算選這條路,她如今已經接受了幕僚辭職,應該是要根據事態的發展情況,重新改組內閣。目前看來這兩條路都不容易,只能靜待事態發展。
而且,從根本上來說,事態還未必會發展到最嚴重那一步。
評論指出,嚴格來說,如果是請自己的“閨蜜”崔順實審看演講稿的草稿,可能屬于行為不當,但卻未必違法。因為沒有任何一條法律規定,總統不得請民間人士與聞國事。這分明是普適原則,總統同樣不應受到差別對待。
除非,韓國檢方將來能調查證實樸槿惠本人確實涉嫌貪腐。目前有韓國媒體稱,崔順實利用兩家非營利財團吸引大企業獻金,并從中漁利,這只是合理懷疑而已,最后罪名能否坐實,還需要法律做出審判。即使最終法律判定崔順實罪名成立,但要證明樸槿惠曾經直接參與其中,也是相當不容易的。
因此,有分析認為,縱觀整個事件,樸槿惠遭到彈劾的可能性很小,實際的可操作性也不強。
“薩德”部署會生變么?
大家還非常關心的一個話題是,樸槿惠萬一“壞事”,“薩德”的部署是否會重新調整?
近日,韓國在野陣營的正義黨議員金鐘大在社交網站臉譜的個人賬號上發文稱,在韓美兩軍就“薩德”部署進行探討的過程中,“薩德”制造商馬丁公司方面嘗試與現任政府幕后實權推手進行接觸。但韓國國防部發言人文尚均3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就青瓦臺幕后親信介入“薩德”入韓決策過程的說法予以否認,稱這毫無根據。文尚均表示,在駐韓美軍部署“薩德”的決策過程嚴格按照兩國政府最高領導級別的議程進行。
美國媒體稱,樸槿惠不顧中俄及韓國國內反對,堅持部署“薩德”反導系統,但現在這些也隨著丑聞發酵陷入危險之中。韓國民眾甚至無法確認,部署“薩德”是否出自樸槿惠本身的意愿。
中國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副研究員鹿音分析,由于此前對于部署“薩德”就引發了國內部分民眾的反對意見,引發的示威和抗議一直持續到近期;包括決策層內部,對于這個政策也有反對的力量。雖然短期看“薩德”部署不太可能改弦更張,但是中長期看,對后續韓國政府考慮這個問題,應該會帶來一定的阻礙作用。
但即使如此,根據韓聯社8月的調查,53.6%的韓國民眾贊成在半島部署“薩德”反導系統,36.3%表示反對。韓國民意也是“薩德”入韓的一方面支持,這與樸槿惠本人政治生涯是否繼續,似乎關系不大。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樸槿惠面臨任期內最大危機,可能會令她的主要政策化為泡影,玷污她的“政治遺產”,也就是部署“薩德”系統。韓國《中央日報》認為,丑聞可能會導致韓國外交空間縮小,特別是掌握解決朝核問題關鍵的中國,對樸槿惠的外交政策表示懷疑。
在韓國目前瞬息萬變的政治局勢下,繼續堅持部署“薩德”對韓國社會究竟是福是禍,這是朝野都在考量的問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