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美國越來越面臨著“如何應對中國”的難題。美國有一些人認為,單靠美國一己之力已經難以阻止中國崛起的態勢。在此背景下,美國想盡辦法在中國周邊(如南海)給中國制造一些障礙,以阻礙和遏制中國的發展,可惜均以失敗告終。于是,它又把戰略目標轉向了在東北亞部署亞太反導系統。可以說,中美在南海、在薩德問題的博弈,都是雙方力量對比和政策互動的延伸。
搞清了美國的對華大戰略思維,再看南海和薩德問題,脈絡就相當清晰了——美國想把中國周邊搞亂,南海和薩德問題不過是抓手而已。美國是制造并主導、掌控國際話語權的高手,明明是推行自己不可告人的地緣政治戰略,卻還要站在道德高地,高舉“航行自由”、“防止朝鮮核擴散”的幌子招搖撞騙。
南海問題: 我們已取得“階段性勝利”
在美國看來,隨著美國在中國周邊制造麻煩,中國必然要維護主權。而中國一反制,就可能激化與菲律賓、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矛盾。這正中美國下懷,呼應了其所謂“中國強硬論”、“中國威脅論”的論調。從這點上看,美國在戰略問題上拿捏的非常老道,它這一招成本低,效益高,而且“一石多鳥”。
面對這種情況,中國怎么辦?要堅持原則,該斗爭就斗爭。我們要揭穿美國的陰謀本質,澄清南海問題不是航行自由權益的問題,而是中國的領土和海洋權益受到侵犯的問題。我們維護自己的海洋權益和領土,有什么理由還被壓制?你在我家門口晃來晃去,我就必然采取包括軍事力量在內的手段來維護我的尊嚴、維護我的主權。
況且,美國在南海問題上有點弄巧成拙。原來它以為仲裁結果發布后,中國會怒發沖冠,沒想到我們在態度上如此堅定,在具體做法上又把行事的程度上握得火候適中,再加上一系列的軍事動作、外交動作,完全穩住了陣腳。這是我們巨大的勝利,從某種程度上說是“階段性的勝利”。
南海現在暫時形成了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仲裁結果出爐后,中國與東盟國家外長發表聯合聲明,稱“不在現無人居住的島、礁、灘、沙或其它自然構造上采取居住的行動,并以建設性的方式處理它們的分歧”。這意味著,我們已經做得業已成為現實,誰再反對也無濟于事,至于將來怎么辦,如果將來誰敢在無人島礁上采取新建行動,誰敢動一下,我就動三下!
還有一點要指出,我們在東海的一些做法是非常好的。我們曾與日本人發出過信息,如果你在南海搗亂,將來你在東海就會面臨著難以承受的壓力。現在應驗了!日本現在很焦慮:面對中國空前的強勢,不反制就要敗下去;若反制,中國會不會派軍艦過去?日本陷入了“兩難困境”之中。
薩德問題:跟中國打交道要守規矩 誰也別任性
美國借口搞“導彈防御體系”,美其名曰是防御性質,但實際上部署薩德無論從軍事上還是技術上,都對中國是一個巨大挑戰,對中國的戰略核反擊能力形成很大的制約,但是,更危險的是戰略層面的問題。美國意圖把韓國納入自己的戰略體系,嚴重破壞了中韓關系,還破壞了中日韓一體化的進程,從而美國會在軍事上、政治上、地緣經濟上都獲益巨大。
有些同志說,我們中國不要上美國的當,不要因為“薩德”的問題跟韓國把關系弄壞,我是不同意這個觀點的。要知道,在國際關系互動中,誰先破壞了原則,誰就要付出代價。韓國不顧中韓關系的大局,把自己綁在美國的“戰車”上,嚴重破壞了中韓關系的政治基礎,破壞了東北亞地區格局的穩定。因此,我主張中國一定要堅持原則,不僅要反制,措施還要更強一些。我們要毫不放松地施壓,不能松勁,一定要讓韓國絕望。這次對韓國的“教訓”如果成功,規矩也就立下來了——在大是大非問題上,誰想趁人之危背后捅一刀傷害中國的核心利益,那將是得不償失的。如果能夠通過給韓國施壓,迫使其更換雷達,縮小了探測距離,結果會大不同。
當然,中國的反制力度越大,對韓國壓力的越大,就越可能導致其對中國的反感。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它反感我們就不做。實際上,不單單對韓國,包括對其它國家也一樣。我們要告訴大家,跟中國打交道是要有原則的,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能胡來,不能太任性,任性是要打屁屁的。
具體來說,對于中國反制韓國的措施,我有幾點建議:第一,政治上,應讓韓國知道,這樣做會傷害雙方戰略互信。正如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大使在安理會上所講的一樣,問題非常簡單,中國不高興了,不能按照韓國和美國的愿望搞什么聲明。這只是個開頭,這意味著如果把中國得罪了,誰都沒好日子過。
第二,軍事上。目前,中國已通過相關渠道給韓國釋放信號,即如果你要部署薩德,那你的導彈基地就面臨著受打擊的可能,這樣一來你肯定更不安全。如果韓國做出最后決定,我們的軍事建設也必然會跟上,一定可以讓對方看到,這將是“硬殺傷”。
第三,經濟上。前段時間有報道稱,如果中國對部署薩德真的做出回應,韓國的旅游業、酒店業和奢侈品零售業等都將迎來嚴冬。實際上,韓國最經受不起的就是喪失中國的市場,喪失中國的市場和中國的戰略信任,對韓國來講將是災難性的。
周邊戰略:“二三四”國家最關鍵
未來十年是中美力量博弈的關鍵階段。特別是“十四五”后,中國在亞洲地區經濟上的影響力會遙遙領先,安全上的主導力也會不斷減小與美國的差距,這段時期會是中美雙方心理調試的關鍵期。
當前,美國大選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應該說,特朗普也好、希拉里也好,誰上臺也不會改變維護美國利益的基本思路。但是,新上任美國總統的執政風格會與奧巴馬有所不同。因此,中國從戰略上、外交上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準備接美國的新招,以免我們會措手不及。
對于大戰略布局,我們該如何去做?在我看來,中國要做好“二、三、四”的工作。“二”,是指中美關系良性互動的問題。中美會有矛盾和摩擦,但盡量要控制在不撕破臉皮的狀態下。“三”,是指三大地區的三大變量,就是俄羅斯、印度、日本。俄羅斯問題不大,中俄是戰略協調合作伙伴關系,印度跟中國處于基本相同的發展階段,兩國都有發展自己的戰略目標,而日本是最關鍵的變量。我們應該通過斗爭、通過壓力、通過做工作等各種方式,不要讓日本完全死心塌地站在美國一邊,當然這可能是我們一廂情愿。“四”,是指在中美兩大高手過招過程中,有四個國家是很關鍵的砝碼:越南、印尼、韓國和緬甸。我跟美國人說過一句話,他們聽了很不高興:“美國比以前更加“在意”我們了,而我們不像以前那樣“在意”你們了”。與美國相比,中國亞洲地區擁有地緣地理、地緣經濟和戰略的三大優勢。我們現在提出“一帶一路”、“亞投行”等等大戰略方向,如果可以讓與中國合作的國家可以得到好處,而與美國合作的人得不到好處,慢慢地人心自然會思變,只要我們堅持和平發展的路線,堅持合作共贏的政策,我們的道路會越走越寬廣。(作者楊毅是國防大學教授、中國著名軍事戰略評論家,文章根據作者在環球網主辦的“資深大使、將軍號脈中美關系”座談會上的發言整理而成 整理/翟亞菲)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