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1日電 題:南海仲裁:心懷鬼胎的拙劣表演者
新華社記者包爾文 趙卓昀
由菲律賓阿基諾三世政府提起的南海仲裁案最終裁決定于7月12日出爐。對于仲裁結果,中國立場一直鮮明而堅定:不接受,不承認,不執行。
這一仲裁案是阿基諾三世治下的菲律賓擔當主演、美國幕后操縱、日本充當“托兒”的一出反華鬧劇。
正如荷蘭烏得勒支大學法學院教授湯姆·茲瓦特所言:“仲裁庭的裁決在東亞必將被視為毒樹之果,無法得到認可和支持。”
烏云終難遮蔽太陽。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國際人士認識到南海仲裁案背后的真相。
菲律賓:為侵占披“合法”外衣
中國有句古語: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本來,阿基諾三世治下的菲律賓心知肚明:菲中之間的南海爭議本質上是領土主權與海洋劃界之爭,而領土主權與海洋劃界之爭不屬于仲裁庭的管轄范圍。
但是,菲律賓2013年1月執意提起了南海仲裁案,其手段是在仲裁案中對提出的訴求進行了偽裝,其中包括將南沙群島進行“切割”,要求仲裁庭就其中數個單獨島礁的法律地位及其海洋權利進行裁定,以使其訴求“符合”獲得仲裁的條件。
阿基諾三世自以為聰明,但豈能蒙蔽得了世人的眼睛。
國際專家指出,菲律賓采取這一訴訟伎倆,實際上是想否定中國將南沙群島作為整體主張領土主權和海洋權利的立場,并為其非法竊取中國南沙島礁的行為披上“合法”外衣。
“菲律賓提起南海仲裁案是罔顧南沙群島作為一個完整地理和領土單位的事實而采取的單方行徑,”巴基斯坦伊斯蘭堡國際問題研究委員會主任賽義德·喬杜里對新華社記者說。
英國牛津大學國際公法副教授安東尼奧斯·察納科普洛斯不久前也指出,菲律賓試圖將一部分爭議“切割”出主權和海洋劃界問題之外,以便仲裁庭能對有關仲裁事項擁有管轄權。
“但是,考慮到這些仲裁事項與主權、海洋劃界等問題在本質上內在交織,而仲裁庭對相關主權及海洋劃界問題沒有管轄權,這種做法頗有刻意為之的味道,”察納科普洛斯說。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下簡稱《公約》)設立的仲裁庭只對“就《公約》解釋或適用情況產生的爭端”具有管轄權,而關于島嶼的領土主權之爭屬于一般國際法的調整事項,根本不屬于《公約》的解釋或適用方面的爭端,因此不在此類仲裁庭的管轄范圍內。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