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屆聯合國大會29日給予巴勒斯坦聯合國觀察員國地位。“入聯”打了個勝仗,理應興高采烈,但在巴勒斯坦,慶祝人群在散去的路途,腳步卻顯得有些沉重。
人們心知肚明,巴勒斯坦要擺脫目前的困境,這一勝仗并不能產生實質性的推動作用。下一步怎么辦?如何推動巴以問題的解決?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各派仍深陷分歧與糾結,缺乏明確和一致的方向。
在約旦河西岸,法塔赫主張通過談判解決巴以問題,對土地的要求限于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即所謂的“1967年邊界”。你可以從當地人口中聽到以色列人和國際社會習慣使用的一些地名和稱呼,比如特拉維夫,比如以色列人。
但在哈馬斯控制的加沙地帶,不論報紙電視是人們日常對話,特拉維夫仍按過去巴勒斯坦地名稱作“塔爾拉比阿”,以色列人則被稱為“猶太復國主義者”。哈馬斯被以色列視為恐怖組織,但在加沙人眼里,它卻屬于溫和的伊斯蘭組織。雖然哈馬斯迄今公開立場仍是通過武裝斗爭“收復所有巴勒斯坦失地”,但近年被普遍認為立場有所軟化,甚至被懷疑半遮半掩地打算接受“1967年邊界”。
加沙人認為哈馬斯溫和,另一大原因是存在比哈馬斯更激進的組織,那就是極端的薩拉菲派。在哈馬斯與以色列達成停火協(xié)議后,他們仍堅持向以色列發(fā)射火箭彈。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