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代》周刊11月26日(提前出版)一期文章】題:中國綜合征(作者CNN記者兼專欄作家法里德·扎卡里亞)
美國總統的第二個任期往往會因為各種問題而面臨麻煩,特別是他們經常會遭遇外交政策危機的挑戰。未來四年里,在伊朗或敘利亞問題上,這樣的危機很有可能發生,奧巴馬政府無疑會集中精力應對這些風險。但還有一種截然不同的可能性就是:下一個重大的外交政策危機會發生在別處,或許是在幾千英里之外的亞洲海域,因為幾個小島——那里除了野山羊沒有任何人居住。
近幾個月來,中日海上力量一直在東中國海對峙。兩國都聲稱對一些小島擁有主權;日本稱其為尖閣諸島,中國稱其為釣魚島。雙方的領土爭端涉及能源——海底儲藏著大量天然氣——但總的來說,這一爭端與政治和歷史分不開。
亞洲最大的地緣政治問題是中日兩個地區大國擁有尚未解決的不愉快關系。中國和日本從未以平等的關系出現在世界舞臺上。一方總是凌駕于另一方之上。在過去的500年里,大多數時候中國占據地區霸權,而日本也接受了自己的角色,成為泱泱帝國邊緣的一顆衛星。
這一格局在19世紀末發生改變,當時日本成為第一個對經濟和社會進行現代化改革并追上西方的亞洲國家。明治維新后,日本的軍事力量漸增,1895年它擊敗了中國的清政府。戰爭的后果之一是東京正式并吞了尖閣諸島(即我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本網注)。但在過去40年里,這些島嶼的主權歸屬一直存在爭議,中國聲稱這些島嶼自古以來屬于中國,日本則強調在近代史上擁有這些島嶼。
在過去的兩個月里,兩國的行事都有可能讓事態進一步惡化,進而失控向戰爭發展。中日艦船在有爭議島嶼周邊海域巡邏,幾乎每天都會遭遇對方。兩國國內都有抗議發生——國民的民族情緒變得越來越激昂。中日兩國政府都沒有采取太多措施來緩解這種局勢,抑或是努力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爭端。美國也卷入其中,因為美日安保條約規定若日本遭受襲擊,美國必須向日本提供軍事援助。與此同時,華盛頓亦證實這一條約適用于尖閣諸島。換而言之,若兩國海軍艦船的遭遇出了什么差錯,中日卷入一場海戰,那么美國將不可避免地卷入這場亞洲戰爭。
我知道這聽起來似乎有些牽強,但考慮到中日兩國極其惡劣的關系,榮譽、驕傲、誤判和意外很有可能把我們帶上這條路。請記住,中國正在進行領導層的更迭,而這遠比本月的美國大選重要得多。
在過去30年里,中國一直以鄧小平理論為基礎進行發展。鄧小平的戰略可分為三部分。其一,他用解放經濟來取代馬克思主義教條——一并以發展出口為重點。其二,鄧在任期制的基礎上選用工程師和其他技術專家來擔任政府要職。最后,他領導中國走上了一條與美國默默結盟的道路。如今,鄧小平的外交戰略遭遇壓力。在公眾民族情緒日益抬頭和學術精英認為世界——特別是美國——正努力遏制中國自然崛起的背景下,中國的外交政策也面臨巨大壓力。
中國新一屆領導人必須改變中國的經濟發展戰略,以確保國家能夠繼續繁榮發展;必須處理好中國與周邊國家(不僅僅在東中國海,還包括整個地區)以及美國這個世界超級大國之間的關系,以保存中國的影響力并防止沖突。相比之下,中國新領導人所面臨的挑戰遠遠超過奧巴馬總統。
馬英九贈日客人文宣:"釣魚島是日本非法占據"
(未經《參考消息》授權,任何單位、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 責任編輯:王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