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昨天召集“29國”舉行敘利亞問題大會,要求推動敘利亞問題重新回到政治解決軌道,俄羅斯高調出席。此前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特使訪問敘利亞,顯示德黑蘭不會放棄敘利亞的決心。敘利亞問題呈現“外圍陣營”對抗之勢。
以西方為首的倒巴沙爾政權陣營顯然處于優勢,但分析人士認為,如果伊朗下決心穩固“抵抗軸心”(指伊朗、敘利亞、哈馬斯、真主黨),給巴沙爾政權全面支持,那么敘利亞局勢今后的塑造力就會比之前復雜得多。
伊朗之所以“突然發力”,被認為它有了真正的危機感。擊垮巴沙爾政權被普遍分析為西方顛覆伊朗的“開胃菜”,敘利亞是伊朗在阿拉伯世界的主要盟友,它的變局會讓伊朗感覺“唇亡齒寒”。
俄羅斯也在敘利亞有巨大利益,如果伊朗態度堅決,不排除出現伊朗直接援助巴沙爾,俄羅斯給予戰略支持的格局,進而出現圍繞敘利亞的國家間對抗升級。不久前剛在敘利亞調停失敗的安南說,這樣的國家間對抗是局勢的“致命誘惑”。
如果能讓局勢回到最初的原點,追求敘利亞的民主化進程本身,而非貪圖巴沙爾政權下臺的地緣政治后果,那么敘利亞恢復和平完全有可能。如果西方拒絕這樣做,局勢的不確定性只能大家一起承擔。
一旦這樣走下去,敘利亞有可能出現長期代理人戰爭。那對敘利亞人民來說將是十分痛苦的,與人道主義原則顯然背道而馳。
西方一定會說,伊朗如果不插手,甚至俄中也在安理會跟隨西方一起投票,事情不就簡單得多嗎?這種想法當然是無理的,西方不應認定自己是世界事務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