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奇”號登陸火星的過程中,最驚險的歷程當屬進入火星大氣層、下降然后著陸。在短短7分鐘內,“好奇”號時速將由約2萬公里下降至零,由于難度高、風險大,美國航天局稱之為“恐怖7分鐘”。
著陸過程復雜
切入:“好奇”號進入火星大氣層的切入點距著陸點高度約為131公里,切入時速度約為每秒5.9公里。進入火星大氣層之前,飛行器隔熱罩上安裝的小型發動機點火,調整飛行器姿態,將隔熱罩正對前方。
下降:切入大氣層后,飛行器將通過拋掉兩塊鎢質載荷的方式錯開原有重心位置,幫助飛行器與火星大氣層發生劇烈摩擦時獲得升力。降落傘打開之前,隔熱罩再次拋掉一組物質負荷,為降落傘順利打開做好準備。降落傘在飛船距火星表面約11公里時啟動,名為“天空起重機”的助降設備及“好奇”號降速后,逐步與隔熱罩、降落傘分離,“天空起重機”上安裝的8臺反沖推進發動機同時啟動,進入有動力的緩慢下降階段。
著陸:當反沖推進發動機將“天空起重機”和“好奇”號組合體的速度降至大約每秒0.75米之后,幾根纜繩伸出,將“好奇”號從“天空起重機”中吊出,懸掛在下方。此時,“天空起重機”和“好奇”號組合體距火星表面已經很近。隨著組合體的進一步下降,纜繩不斷被拉長,“好奇”號火星車的輪子和抗震系統在觸地時立刻啟動,纜繩會被立即自動切斷,“天空起重機”隨后在距離“好奇”號一定安全距離范圍內著陸。
難度高 風險大
將“好奇”號在7分鐘內由時速約2萬公里驟降至零并非易事。“好奇”號項目的運營由美國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負責,該實驗室工程師亞當·斯泰爾茨納認為,“好奇”號著陸“難度系數高于10”。
早期火星登陸器均包裹在氣囊內“砸”在火星表面。這種著陸方式對“勇氣”號和“機遇”號等個頭較小、重量較輕的探測器來說還行得通。不過,“好奇”號重近1噸,是“勇氣”號和“機遇”號的5倍多,老方法已不適用。
因此,科學家只能另尋他途。火星大氣層比較稀薄,如果沒有外力相助,單靠火星大氣的摩擦阻力最多只能使“好奇”號時速由約2萬公里降至約1600公里。選擇可以制動降落的“天空起重機”無疑可以解決降速問題。
對人類發射的著陸器來說,火星歷來不是個好去處,事實上,人類發射的半數以上火星探測器以失敗告終。盡管美國有過成功先例,但這并不能為“好奇”號著陸成功“打包票”。即便整個復雜的著陸過程已經過精心設計,火星表面的反常沙塵暴、突然的大風或其他問題都可能使著陸失敗。等到2.4億公里外的科學家接到信號時,“好奇”號要么已經著陸,要么已經功敗垂成。
美國航天局前火星項目負責人斯科特·哈伯德表示,“你也許已經做了所有能想到的事情以確保任務成功,但火星仍能給你出難題”。美利堅大學太空政策專家霍華德·麥柯迪說:“這是個巨大的賭博,如果成功,這將是重大技術進步。”(記者 任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