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開發銀行(亞行)日前在泰國曼谷發布了最新的《亞洲發展展望補充》報告,向下微調了對中國和印度等亞洲新興國家經濟增長的預估,但該報告同時指出,中國經濟在今年下半年將會重新上揚。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和印度兩國經濟放緩對亞洲經濟造成的影響不應被高估。中國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較上年同期增長7.6%,盡管低于市場預期,但仍是“相當不錯的數據”,長期看,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動力仍然較強。
據印尼《雅加達郵報》13日報道,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史劍道表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幾乎每年都在提高全球經濟的平均增長率,如果中國經濟能從投資轉向消費實現再平衡,將對世界經濟增長做出更大的貢獻。
歐美經濟低迷拖累亞洲
亞行的報告稱,歐洲日益惡化的金融和銀行業危機和美國經濟的緩慢復蘇,拖累了亞洲發展中國家的增長預期。美國和歐元區經濟增速放緩減少了對亞洲出口的需求,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速在今年上半年有所放慢。中國和印度經濟增速放緩,以及一些國家放棄了經濟刺激政策,也拖累到亞洲今年上半年的經濟增長。
劉利剛對本報記者表示,作為亞洲最大的出口市場,歐美國家經濟放緩影響亞洲出口是亞洲經濟增速放緩的主要原因。希臘6月舉行的議會選舉等歐元區的不確定因素都為全球包括亞洲地區的資本市場帶來一定動蕩,影響到投資者的信心。
報告將今明兩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預測從今年4月預估的8.5%和8.7%分別下調為8.2%和8.5%,印度經濟增速從7.0%和7.5%分別下調到6.5%和7.3%。
東盟地區經濟正重現光彩
亞行報告將今明兩年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率預測從此前的6.9%和7.3%微調到6.6%和7.1%。但報告也指出,盡管疲軟的全球經濟環境可能影響到東南亞經濟的增長,但該地區的國內需求和重建活動將使經濟增長保持強勁勢頭。亞行預計,今明兩年,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增速將分別達到5.2%和5.6%。
分析指出,中產階級消費者隊伍的迅速壯大幫助東南亞國家減輕了對歐美出口市場的依賴。泰國災后重建引領的經濟強勁反彈、菲律賓經濟的健康運行和印尼消費需求的日益增長,對東南亞經濟起到了支撐作用。中國制造業生產成本日益增高,使印尼和越南借機重奪低層次制造業的失地。如今,東南亞股市與債市的長線投資人數已經超過短線投資人數,顯示出投資者的信心正在逐漸增加。
馬來西亞《南洋商報》引述馬來西亞聯昌國際銀行的一份報告稱,東盟國家主要通過以下舉措保持宏觀經濟的穩定:積極的貨幣政策使大多數東盟國家的通脹處于穩定狀態;有紀律的財務管理使政府可實施政策應對外部因素引致的經濟低潮;靈活的外匯匯率使資本可以雙向地流出和流入經濟體內。
路透社在12日的報道中引述匯豐銀行亞洲經濟研究聯合主管范力民的話說,近10年來,東南亞地區正重現光彩。香港對沖基金多利資本基金經理拉杰什·蘭加納坦表示,目前,印尼和泰國已變成了“避險港灣”。有經濟學家甚至預言,“銜接中國和印度,連接中東和西方”的東盟有著無限潛力,未來可能成為中國、印度、巴西和俄羅斯的競爭對手。
亞洲經濟下半年有反彈空間
亞行報告還稱,疲弱的全球需求有助于釋放國際石油和糧食價格的上行壓力,減少該地區的通貨膨脹壓力。2012年,亞洲發展中國家的通貨膨脹率預計將從此前4月預測的4.6%略微下滑到4.4%,并將在明年維持同樣的增長速度。
劉利剛對本報記者表示,亞洲地區大多數國家政府都有足夠的政策空間來放松貨幣政策,并在必要時提供財政刺激。尤其前一段時間大宗商品價格下滑,東南亞國家采取擴張性貨幣政策的余地就更大。預計短期東南亞經濟將快速恢復。由于經濟政策的滯后性,今年下半年,亞洲經濟還將有反彈的空間。
與此同時,分析也指出,東盟的經濟增長要步入更加可持續的軌道,將面臨不少棘手的難題。泰國漸趨老齡化,越南受累于通脹高企和貿易逆差不斷惡化;由于缺乏基礎的金融體系,迅速開放的緬甸盡管資源豐富,也令投資者“遙不可及”。路透社的分析認為,鑒于中國經濟和印度經濟在地區內的影響力,東盟不可能一夜之間替代中國和印度。分析人士指出,東盟國家如果不進行更深入的改革,這波增長勢頭可能將失去動能成為“曇花一現”。
據泰國《曼谷郵報》14日報道,13日在曼谷舉行的第三屆亞洲商業峰會上的與會代表強調,亞洲應該建設強勁的資本市場和金融服務體系,加強地區內的金融基礎設施。清邁倡議多邊化協議應該覆蓋地區內的所有經濟體,以增強亞洲貨幣的穩定性。泰國銀行家協會秘書長替瓦查認為,亞洲的政府和私營部門還應合作建成一個集成化物流系統和地區能源電網。
劉利剛認為,東盟國家應該進一步加強與中國、日本和韓國的貿易聯系,使這三個經濟體擁有的大量剩余資本留在區域內,拉低利率和融資成本,從而使東盟國家能進行更多基礎設施建設,以提升潛在的經濟增長率。未來,如果東盟國家能更多地使用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和貿易融資貨幣,中國對東南亞的影響力將會更大。(曼谷7月14日電 駐泰國記者 暨佩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