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平和打量中國航天業最新進展。中國要縮小與發達國家在科技和經濟方面的差距,當有自己的雄心壯志,當有各個領域的“神舟九號”。
神舟九號飛船牽引國際社會目光。聚焦中國最新航天成就,人們也在探尋其多重寓意。“阿拉伯新聞網”評論說,中國高科技和航天事業再次突破,展示了中國的力量和偉大。
國際社會的褒獎期許是鼓舞激勵,也是“中國故事”不可或缺的注腳。
現代化進程的足跡承載民族夢想和國家意志,凝聚整個社會的傾力投入。從神舟五號到神舟九號,“中國故事”日新月異。第一位中國宇航員楊利偉進入太空,“歷史性跨越”成為各國媒體相關報道的關鍵詞。“早在1961年,加加林就乘‘東方號’完成了太空飛行,為什么楊利偉讓世界如此驚嘆?”面對中國記者的提問,一位俄羅斯老科學家只講了一句話:“因為楊利偉是你們中國人。”
是的,相當一段時間,中國幾乎是“一窮二白”的代名詞。直到20世紀中葉,中國才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工業體系。一個人口多、底子薄的發展中大國依靠自主創新實現飛天夢想,的確是一種“歷史性跨越”。
幾代中國人的艱苦奮斗贏得今天的發展新局面,“突破”正在成為一種常態,世界越來越平和地打量中國的發展變化。神舟九號即將發射之際,各國媒體不再驚呼中國的“歷史性跨越”,其報道更多地體現出專業視角。
穩步邁進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發展狀態。當“歷史性跨越”不再是關鍵詞,我們有足夠的理由感到自豪。中國走到今天這一步,得益于一條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得益于不甘徘徊在世界主流之外的執著追求,得益于“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拼搏精神。
同時,我們不能不看到,新的發展階段并不輕松,發展起來的問題一點不比不發展少。“黃金發展期”也是“矛盾凸顯期”,利益訴求不同,觀點碰撞激烈。在這樣一個關鍵階段,尤其需要凝聚全社會共識,堅定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只能靠進一步發展來解決的信念,妥善處理局部和整體、眼前和長遠之間的關系。心浮氣躁于事無補,算小賬不算大賬難成大業,非理性情緒宣泄更是毫無益處。
一些外國媒體注意到,圍繞神舟九號,在中國出現這樣一些議論:宏大的航天工程更多的是一種象征意義,巨額投入有可能延誤民生問題的解決……
其實,航天大項目的效用是多方面的,它不僅有助于提高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對民生問題的解決也有著巨大推動作用。眾所周知,紙尿褲和方便食品中的蔬菜包都源自載人航天技術。當年,美國耗資2400億美元的“阿波羅”登月計劃催生了500多項高科技發明專利,并衍生出3000多種技術成果,市場價值高達上千億美元。有研究報告指出,航天領域的投入可獲得7至12倍的回報。針對中國的航天計劃,西班牙《世界報》發表評論說,載人航天飛行不僅僅是為了國家榮譽,也將帶動中國經濟發展。
當今世界一些重要科技領域顯現出發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新科技革命將依賴現代化進程和國際競爭的強大需求動力,也必將與新型產業發展更加密切融合、互相促進。中國要縮小與發達國家在科技和經濟方面的差距,當有自己的雄心壯志,當有各個領域的“神舟九號”。
步入新的發展階段,保持清醒頭腦,保持長遠目光,保持那么一股干勁,至關重要。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埋頭再干幾十年,中國一定能夠實現新的更加宏偉的“歷史性跨越”。(鐘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