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至16日,中日兩國政府在杭州舉行有關海洋安全保障的首輪定期磋商。就這次磋商,人民網采訪了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高洪、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青年學者唐奇芳。
據高洪了解,5月15日,中日兩國政府的部分官員將進行磋商,5月16日,雙方將舉行全體會議,磋商的重點是釣魚島問題。這是中日雙方研究過多次的、關于海洋的外交事務級談判,盡管雙方就海洋安全和海洋劃界問題已經進行過很長時間的談判,但是這次的磋商之所以被稱之為“首輪”,主要是因為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在去年訪華時與中方商定了這個新的對話機制。
唐奇芳認為,這次的中日海洋安保磋商的機制比較新,也比較全面。“從2004年開始,這樣的磋商有很多次了,名字也各種各樣。但之前的會談都不是針對海洋安全的機制化協議,也沒有定期。而這次的磋商涉及的不僅是東海問題,還有海洋安全、海洋合作、傳統東海劃界問題及東海海洋權益的爭端,有一些更全面的、更深入的內容。” 唐奇芳說。
至于這次磋商的核心,高洪表示,應該是釣魚島問題。“2010年釣魚島撞船事件之后,中日主要沖突就是釣魚島的主權爭端問題。在這一爭端得不到妥善解決的情況下,其他問題很難提上日程。比如,日方希望盡早啟動東海油氣田共同開發談判。中方的回復是,希望日方為談判盡早創造條件。對此,我個人的理解是,中方要求日本不能在釣魚島上制造事端、不能購買釣魚島,這是我們基于原則立場提出的正當的要求,日方應該慎重考慮,并充分重視我們的核心利益和我們對重大問題的關切。”
“因此,讓中日之間形成一種海洋管控機制成為了一個客觀需要,雙方迫切需要讓東海成為‘和平之海’。”高洪說,“但是,也必須看到,東海磋商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問題,不太可能一蹴而就。我期待通過這樣的對話、磋商,使得妨礙兩國關系穩定發展的問題得到解決,希望能夠通過磋商機制,推動兩國朝著平穩和雙贏的方向發展。”
圍繞釣魚島問題,日本也對中國在東海的活動頻頻表示抗議。據日本共同社5月13日報道,野田佳彥在中日韓領導人峰會上提及中國海軍動向等問題,聲稱中國在包括釣魚島在內的海上活動趨于頻繁,“刺激了國民感情”,希望中方保持“自重”。
對此,唐奇芳認為,中國在東海上并沒有什么大的軍事動向,而是通過海監進行行政執法,但日本的官方和媒體卻一貫把中國正常的維權和主權活動進行夸大和渲染。“實際上,日本自2008年起,在這個區域進行重兵部署,擴大軍事基地,從北海道調集了大量的軍事人員、物資和武器裝備,還和美國進行聯合軍事行動,聲稱是要加強西南列島的防守。但日本針對中國的意圖是很明顯的,主要就是針對釣魚島和臺灣。”
唐奇芳說:“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后一直表示要擱置爭議,聯合開發東海油氣田。如果日本能夠尊重國際法原則,不再向中方提不合理要求,那么中方是歡迎和日本的合作的。” (記者 鄭青亭 楊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