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被推到懸崖邊緣,巴西都能靠自己走上新的經濟振興之路。
一首家喻戶曉的桑巴歌詞這樣寫道:“要演奏優美的桑巴,你需要一點點憂傷,否則就彈不出像樣的桑巴。”巴西桑巴的這份憂傷既來自于數百年的殖民歷史,也來自于貧富差距懸殊帶來的尖銳的社會矛盾。
巴西經濟曾經因為過分依賴出口而在金融危機中遭到重創,一度高達2489%的通貨膨脹率(1993年)幾乎將巴西推向崩潰的邊緣。然而這個亞馬遜河流域的古老國度,最終依靠自己,涅重生。
改變出口依賴扭轉咖啡危機
“巴西一下雨,你就買星巴克的股票”——巴西國內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
巴西咖啡產量的豐收或者減產直接影響全球市場,股票市場中每一次因咖啡而上演的驚心動魄,都可以在這里的咖啡農場找到源頭。20世紀初,巴西21個州就有17個出產咖啡,產量超過全球咖啡產量的50%。咖啡一度帶給巴西經濟極度的繁榮。
然而就在此時,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讓巴西經濟瞬間陷入崩潰。
1929年10月24日,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突然陷入拋售股票的狂潮。一天之內,股市崩盤,超過300億美元的市值蒸發殆盡,一場空前的經濟危機迅速席卷全球。這場危機導致美國終止從巴西進口咖啡,這一舉措沉重地打壓了咖啡的價格。巴西的咖啡種植者不得不燒掉成千上萬噸咖啡以阻止咖啡價格進一步下跌。
1930年,以“鐵腕”著稱的瓦加斯出任巴西總統。為了應對這場經濟危機,巴西啟動“進口替代工業化”的發展模式。礦山、瀑布以及那些對國家經濟十分重要的資產被逐步國有化,外國企業也在限定期限內轉變為民族企業。就這樣,來自咖啡業的危機催生了巴西民族工業的發展,整個國家從此踏上了工業化道路。
巴西農牧業研究公司總裁佩德羅·佩雷拉說:“現在,咖啡占巴西出口的7%,數目盡管龐大但與以前相比已經減少了很多。走過百年盛世與危機,咖啡的歷史積淀下來。”
“雷亞爾”化解通脹危機
上世紀80年代,經濟衰退、高額外債成為拉美國家經濟的特征。脆弱的巴西經濟長期被通貨膨脹所困擾。
巴西卡多佐研究所員工安娜·佩西尼回憶:“每次去超市的時候,你都會看見很多貼價簽的工作人員一直在貼價簽,每個價簽上的價格都不一樣,因為商品的價格一直在變動。”
1988年巴西的通貨膨脹率是1038%,1993年已經達到2489%。這5年,巴西推出了三種貨幣,但最終全部宣告作廢。人們在發薪日排起長隊買東西,否則第二天物價就會上漲一倍以上。改變這個困局,巴西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領導者。
1993年,巴西社會學家費爾南多·卡多佐出任財政部長。當年年底,又一套反通脹的新計劃——“雷亞爾計劃”在卡多佐的辦公室誕生。1994年,該計劃的最初幾個步驟開始實施。
“雷亞爾計劃”的第一件事就是減少公共支出,增加財政收入,實現財政平衡,進而穩定貨幣幣值。
為此,在原有貨幣體制之外,計劃引入“實際價值單位”(URV)的虛擬貨幣價格,即所有商品會標注兩個價格,一個是URV價格,另一個是當時貨幣(CruzeiroNovo)的價格。后來人們發現,流通貨幣價格不斷上升,而虛擬貨幣(URV)的價格卻不變。穩定的虛擬貨幣價格穩定了市場情緒,改變了市場的計價習慣。人們開始更多地用URV來計算手頭的價值,URV從而先從心理上取代了現行貨幣。1994年7月1日,巴西新貨幣“雷亞爾”順勢推出,URV成了真正的鈔票。
“雷亞爾計劃”效果顯著。1994年3月,通貨膨脹率是45%;9月,物價只上升1%,人們對卡多佐的熱度像熱氣球一樣狂飆。1997年,巴西的通脹率下降到了4。3%。卡多佐因為“雷亞爾計劃”而名聲大震,1995—2002年連續擔任巴西兩任總統。大病初愈的巴西開始走上了新的發展之路。